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武器工业论文--火箭、导弹论文--导弹论文--制导与控制论文--制导论文

红外导引头伺服控制系统设计及控制方法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10-16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0-11页
    1.2 伺服控制系统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第11-12页
    1.3 伺服控制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与组成第12-13页
    1.4 论文主要内容与工作安排第13-16页
第2章 红外导引头伺服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第16-26页
    2.1 系统需求分析与方案选取第16-19页
        2.1.1 需求分析第16页
        2.1.2 稳定控制方案介绍与选取第16-17页
        2.1.3 关键部件分析与选取第17-19页
    2.2 控制回路分析与设计第19-21页
    2.3 伺服控制系统的轴角介绍与二轴稳定平台耦合分析第21-24页
    2.4 本章小结第24-26页
第3章 红外导引头伺服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第26-42页
    3.1 硬件总体设计第26-27页
    3.2 FPGA的最小工作系统设计第27-31页
        3.2.1 电源电路设计第27-29页
        3.2.2 时钟电路设计第29-30页
        3.2.3 配置电路设计第30-31页
    3.3 ARM的最小工作系统设计第31-33页
        3.3.1 时钟电路设计第32页
        3.3.2 复位电路设计第32-33页
    3.4 采样电路设计第33-36页
        3.4.1 速率陀螺信号采样电路设计第33-35页
        3.4.2 视线角信号采样电路设计第35-36页
    3.5 FPGA与ARM通信接口设计第36-37页
        3.5.1 通信方案选择第36页
        3.5.2 双端口ARM电路设计第36-37页
    3.6 电机驱动电路设计第37-39页
        3.6.1 H桥工作电路第37-39页
        3.6.2 光电隔离电路第39页
    3.7 本章小结第39-42页
第4章 红外导引头伺服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第42-56页
    4.1 软件总体设计第42页
    4.2 FPGA开发流程第42-43页
        4.2.1 VHDL语言介绍第43页
        4.2.2 开发环境第43页
    4.3 外围IP模块设计第43-50页
        4.3.1 AD模块介绍第43-45页
        4.3.2 SPI接口模块设计第45-47页
        4.3.3 dual-RAM模块设计第47-48页
        4.3.4 FPGA整体软件设计与仿真第48-50页
    4.4 μC/OS-Ⅱ工作原理与移植第50-53页
        4.4.1 μC/OS-Ⅱ工作原理第50-52页
        4.4.2 μC/OS-Ⅱ移植第52-53页
    4.5 μC/OS-Ⅱ的用户任务设计第53页
    4.6 本章小结第53-56页
第5章 红外导引头伺服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研究第56-68页
    5.1 系统建模第56-57页
    5.2 控制策略研究与仿真第57-66页
        5.2.1 将图像处理与数字计算作为比例环节处理第58-59页
        5.2.2 将图像处理与数字计算作为时间确定滞后环节处理第59-62页
        5.2.3 将图像处理与数字计算作为时变滞后环节处理第62-66页
    5.3 本章小结第66-68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68-70页
参考文献第70-74页
致谢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预制预应力混凝土T型梁有限元分析
下一篇:事件触发控制及其在航空发动机上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