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0页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15-16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5-16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6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8页 |
1.4 本文创新之处 | 第18-20页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第20-25页 |
2.1 蚁群效应 | 第20-22页 |
2.1.1 定义 | 第20页 |
2.1.2 优势表现 | 第20-21页 |
2.1.3 蚁群效应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 第21-22页 |
2.1.4 蚁群效应适用于路政管理许可审批工作的原因 | 第22页 |
2.2 海恩法则 | 第22-25页 |
2.2.1 定义 | 第22-23页 |
2.2.2 启示 | 第23页 |
2.2.3 海恩法则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 第23-24页 |
2.2.4 海恩法则适用于减少交通事故隐患的原因 | 第24-25页 |
第三章 业务工作概述 | 第25-33页 |
3.1 路政管理工作概述 | 第25页 |
3.1.1 定义 | 第25页 |
3.1.2 路政管理职责 | 第25页 |
3.2 路政许可概述 | 第25-30页 |
3.2.1 概述 | 第26页 |
3.2.2 具体分类 | 第26-27页 |
3.2.3 路政许可程序概述 | 第27-30页 |
3.3 交通事故隐患排查概述 | 第30-33页 |
3.3.1 概述 | 第30页 |
3.3.2 交通事故分类 | 第30-31页 |
3.3.3 交通事故引发因素 | 第31页 |
3.3.4 交通事故隐患分类 | 第31-33页 |
第四章 依托蚁群效应和海思法则的理论基础对实际路政管理工作的分析及优化 | 第33-65页 |
4.1 基于申请开设平面交叉道口路政许可实际的分析 | 第33-38页 |
4.1.1 申请开设平面交叉道口路政许可概述 | 第33-34页 |
4.1.2 申请开设平面交叉道口路政许可的流程分析 | 第34-38页 |
4.2 针对分析结果引入蚁群效应提出优化方案 | 第38-41页 |
4.2.1 对拖延召开评审会时间的优化方案 | 第38-39页 |
4.2.2 对拖延路政支队审查审批时间的优化方案 | 第39-40页 |
4.2.3 对拖延申请人完善申请材料时间的优化方案 | 第40-41页 |
4.3 基于荣乌高速公路滨州段实际的交通事故产生因素分析 | 第41-51页 |
4.3.1 荣乌高速公路滨州段情况概述 | 第41页 |
4.3.2 荣乌高速公路滨州段交通事故数据分析 | 第41-51页 |
4.3.2.1 发生交通事故的天气别分析 | 第41-45页 |
4.3.2.2 发生交通事故的时间别分析 | 第45-48页 |
4.3.2.3 发生交通事故的位置桩号别分析 | 第48-51页 |
4.4 针对分析结果引入海恩法则提出减少交通事故隐患的优化方案 | 第51-56页 |
4.4.1 为减少恶劣天气下交通事故隐患的优化方案 | 第51-52页 |
4.4.2 为减少一天中特定时段交通事故隐患的优化方案 | 第52-54页 |
4.4.3 为减少特定路段交通事故隐患的优化方案 | 第54-56页 |
4.5 对从2015年开始应用优化方案后的数据进行优化方案的有效性分析验证 | 第56-65页 |
4.5.1 针对开设平面交叉道口的路政许可审批流程的优化方案的有效性分析验证 | 第56-59页 |
4.5.2 针对减少交通事故隐患的优化方案的有效性分析验证 | 第59-65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第71-72页 |
附件 | 第72-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