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桥涵工程论文--勘测、设计与计算论文--桥涵设计论文

钢混梁独塔斜拉桥设计关键问题研究

致谢第6-7页
摘要第7-8页
ABSTRACT第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22页
    1.1 独塔斜拉桥的发展及特点第15-17页
    1.2 国内外著名独塔斜拉桥介绍第17-19页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意义及研究现状第19-22页
        1.3.1 独塔斜拉桥静力参数敏感性分析的意义及现状第19-20页
        1.3.2 独塔斜拉桥动力抗震分析的意义及现状第20-21页
        1.3.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21-22页
第二章 独塔斜拉桥全桥静力计算分析第22-35页
    2.1 工程背景介绍第22-24页
    2.2 整体计算模型第24-27页
        2.2.1 主要构件及性能第24-25页
        2.2.2 模型建立第25-26页
        2.2.3 施工阶段划分第26页
        2.2.4 荷载及荷载组合第26-27页
    2.3 主要分析结果第27-33页
        2.3.1 挠度验算第27-28页
        2.3.2 支承反力第28页
        2.3.3 主梁受力第28-31页
        2.3.4 主塔受力第31-32页
        2.3.5 索力第32-33页
    2.4 本章小结第33-35页
第三章 独塔斜拉桥混合梁钢混结合段计算分析第35-45页
    3.1 选择合适的钢混结合段位置第35-36页
    3.2 钢混结合面的连接第36-38页
    3.3 钢混结合段有限元模型计算分析第38-44页
        3.3.1 钢混结合段局部模型的建立第39-40页
        3.3.2 钢结构部分分析第40-42页
        3.3.3 混凝土结构部分分析第42-44页
    3.4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四章 独塔斜拉桥的静力参数敏感性分析第45-64页
    4.1 固结形式对独塔斜拉桥受力的影响第45-50页
        4.1.1 固结形式对主梁弯矩的影响第48页
        4.1.2 固结形式对主梁挠度的影响第48-49页
        4.1.3 固结形式对塔顶顺桥向位移的影响第49页
        4.1.4 固结形式对索力的影响第49-50页
    4.2 塔高对独塔斜拉桥受力的影响第50-53页
    4.3 桥塔倾角对独塔斜拉桥受力的影响第53-56页
    4.4 主梁两端无索区长度对独塔斜拉桥受力的影响第56-60页
    4.5 材料刚度对独塔斜拉桥受力的影响第60-63页
    4.6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第五章 独塔斜拉桥的动力抗震分析第64-85页
    5.1 结构动力模型建立第64-67页
        5.1.1 桥面系的模拟第64-66页
        5.1.2 索的模拟第66页
        5.1.3 桥塔的模拟第66页
        5.1.4 基础的模拟第66-67页
    5.2 大桥的动力特性第67-69页
    5.3 用反应谱法分析地震力作用第69-74页
        5.3.1 纵桥向振动分量作用第71-72页
        5.3.2 横桥向振动分量作用第72-73页
        5.3.3 竖桥向振动分量作用第73页
        5.3.4 三向振动分量作用组合第73-74页
    5.4 用时程法分析地震力作用第74-83页
        5.4.1 地震波的选择和调整第75-76页
        5.4.2 纵桥向地震波作用第76-77页
        5.4.3 横桥向地震波作用第77-78页
        5.4.4 竖桥向地震波作用第78页
        5.4.5 水平向和竖直向地震波作用组合第78-83页
    5.5 本章小结第83-85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85-87页
    6.1 结论第85-86页
    6.2 展望第86-87页
参考文献第87-9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第90页

论文共9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JC法研究及其在桥梁结构可靠度中的应用
下一篇:基于广东气候特点的沥青路面横向力系数温度修正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