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工程论文--农田水利论文--排灌工程论文--排灌机械与设备论文

交流光伏水泵驱动控制系统设计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5页
    1.1 光伏发电技术的应用概况第11-13页
        1.1.1 光伏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第11-12页
        1.1.2 光伏提水技术的发展第12-13页
        1.1.3 异步电机控制技术的发展第13页
    1.2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与意义第13-14页
    1.3 本文的总体结构第14-15页
第二章 光伏水泵的系统组成与电机工作原理第15-20页
    2.1 系统的结构组成第15-19页
        2.1.1 光伏电池工作原理分析第16-17页
        2.1.2 交流异步电机工作原理分析第17-19页
        2.1.3 电机控制的关键技术第19页
    2.2 本章小结第19-20页
第三章 交流水泵系统电机控制和启动策略第20-36页
    3.1 异步电机特性第20-23页
    3.2 交流水泵电机控制第23-29页
        3.2.1 电压空间矢量第24-26页
        3.2.2 SVPWM控制算法第26-29页
        3.2.3 SVPWM调制优势第29页
    3.3 最大功率点(MPPT)跟踪第29-32页
        3.3.1 恒定电压法第30页
        3.3.2 扰动观察法第30-31页
        3.3.3 增量电导法第31-32页
    3.4 交流异步电机启动方案第32-35页
        3.4.1 全电压直接启动第32页
        3.4.2 转子串电阻启动第32-33页
        3.4.3 电流滞环分段启动第33-35页
    3.5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四章 系统供电充电管理策略第36-43页
    4.1 辅助电源电路设计第36-37页
    4.2 供电方式的选择第37-38页
    4.3 蓄电池充电模块第38-39页
    4.4 蓄电池充电管理策略研究第39-42页
        4.4.1 恒流充电法第39-40页
        4.4.2 恒压充电法第40页
        4.4.3 均衡充电法第40页
        4.4.4 两阶段和三阶段充电法第40-41页
        4.4.5 四段式充电法第41-42页
    4.5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五章 系统主电路设计第43-51页
    5.1 变频逆变控制模块设计第43-45页
        5.1.1 储能电容选择第43页
        5.1.2 功率模块的选择第43-44页
        5.1.3 驱动电路第44-45页
    5.2 信号检测电路第45-47页
        5.2.1 电压检测电路第45-46页
        5.2.2 电流检测电路第46-47页
    5.3 硬件保护电路设计第47-50页
        5.3.1 过压欠压保护第47-48页
        5.3.2 打干溢出保护第48页
        5.3.3 温度保护电路第48-49页
        5.3.4 防反接防雷击保护第49-50页
    5.4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六章 系统软件设计第51-59页
    6.1 STM32主控制器第51页
    6.2 系统程序设计第51-53页
        6.2.1 主程序设计第52页
        6.2.2 中断服务程序设计第52-53页
    6.3 主要控制子程序设计第53-57页
        6.3.1 MPPT最大功率跟踪实现第53-55页
        6.3.2 SVPWM软件实现第55-56页
        6.3.3 电机启动实现第56-57页
    6.4 软件异常监测第57-58页
    6.5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第七章 系统仿真与调试测试第59-67页
    7.1 脉宽调制与矢量控制技术数字实现第59-62页
    7.2 系统调试和测试第62-66页
        7.2.1 实验硬件第62-63页
        7.2.2 实验数据和测试结果第63-66页
    7.3 本章小结第66-67页
第八章 总结和展望第67-68页
致谢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2页
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72-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抑制水稻白叶枯病菌的砜类候选药物作用机制的初步研究
下一篇:政府主导的晋江流域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