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输配电工程、电力网及电力系统论文--电力系统的调度、管理、通信论文

基于神经网络的负载识别方法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2页
    1.1 负载识别方法研究的意义第9页
    1.2 负载识别方法研究的现状第9-11页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第11-12页
第二章 负载特征的提取和选择第12-30页
    2.1 负载电流数据的采集第12-13页
    2.2 从负载电流数据中提取负载特征的特征工程概述第13-14页
    2.3 负载电流的时域特征第14-18页
    2.4 负载电流的频域特征第18-22页
    2.5 用于负载识别的电流负载特征选择第22-30页
        2.5.1 特征选择流程第22-25页
        2.5.2 多分类特征选择算法Relief-F第25-27页
        2.5.3 基于Relief-F的电流负载特征的选择第27-30页
第三章 负载识别BP神经网络的设计第30-48页
    3.1 从生物神经网络到人工神经网络第30-31页
    3.2 BP神经网络原理和算法实现第31-38页
        3.2.1 BP神经网络原理第31-37页
        3.2.2 BP算法的实现第37-38页
    3.3 负载识别BP神经网络的设计第38-43页
    3.4 负载识别BP神经网络的训练和识别第43-48页
        3.4.1 负载特征样本数据的归一化处理第43-45页
        3.4.2 负载识别BP神经网络的训练及其结果分析第45-46页
        3.4.3 负载识别BP神经网络的识别效果及分析第46-48页
第四章 负载识别BP神经网络的优化第48-62页
    4.1 BP神经网络的局限性第48页
    4.2 BP神经网络的改进方法综述第48-51页
    4.3 粒子群优化算法第51-53页
    4.4 用粒子群优化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第53-56页
        4.4.1 PSO-BP算法的实现第53-54页
        4.4.2 PSO优化参数的选择第54-56页
    4.5 基于粒子群优化的负载识别BP神经网络的训练和识别第56-62页
        4.5.1 训练及优化前后的训练结果对比分析第56-59页
        4.5.2 识别及优化前后的识别效果对比分析第59-62页
第五章 总结及展望第62-64页
    5.1 总结第62页
    5.2 展望第62-64页
致谢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69页
附录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ARM的水面机器人控制系统研究
下一篇:基于机器学习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设计及关键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