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山东筝派在菏泽地区的发展与传承研究
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页 |
绪论 | 第9-11页 |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 | 第9-10页 |
二、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第一章 山东筝派的起源与特征 | 第11-19页 |
一、山东筝派的起源 | 第11-12页 |
(一)历史上山东地区的古筝 | 第11-12页 |
(二)山东筝派的雏形 | 第12页 |
二、山东筝派的传承 | 第12-14页 |
(一)山东筝派主要传承谱系 | 第12-13页 |
(二)山东筝派主要传承人及贡献 | 第13-14页 |
三、山东筝派的特征与价值 | 第14-18页 |
(一)山东筝派的主要特征 | 第15-17页 |
(二)山东筝派存在的价值 | 第17-18页 |
注释 | 第18-19页 |
第二章 山东筝派在菏泽地区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19-32页 |
一、山东筝派在菏泽的发展现状 | 第19-23页 |
(一)在教育中的发展现状 | 第19-21页 |
(二)在民间艺术活动中的发展现状 | 第21-23页 |
二、发展环境中存在的问题 | 第23-26页 |
(一)经济、政治及社会的发展所带来的问题 | 第23-25页 |
(二)现代筝乐快速发展所带来的问题 | 第25-26页 |
三、传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26-32页 |
第三章 山东筝派在菏泽地区的传承与保护 | 第32-44页 |
一、对菏泽地区传承人的保护 | 第32-34页 |
(一)国家所提供的支持 | 第33页 |
(二)现代传媒的作用 | 第33-34页 |
二、对菏泽地区传承环境的保护 | 第34-38页 |
(一)国家所提供的支持 | 第35-36页 |
(二)全面普查并组建管理机制 | 第36页 |
(三)充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 第36-37页 |
(四)加大宣传教育力度 | 第37-38页 |
三、对山东筝派传承保护的不足 | 第38-40页 |
四、促进山东筝派传承的几点建议 | 第40-43页 |
注释 | 第43-44页 |
结语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