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南疆高校各民族学生交往交流交融途径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ract第6-7页
引言第10-15页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0-11页
        一、研究背景第10页
        二、研究意义第10-11页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一、国内研究现状第11-12页
        二、国外研究现状第12页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思路第12-13页
        一、研究方法第12-13页
        二、研究思路第13页
    第四节 创新点及不足之处第13-15页
        一、研究的创新点第13页
        二、研究的不足之处第13-15页
第一章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相关概念及其重要性第15-24页
    第一节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内涵第15-17页
        一、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概念第15-16页
        二、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三者之间的关系第16页
        三、民族交融与“交融一体”的区别第16-17页
    第二节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提出第17-21页
        一、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出的背景第18-20页
        二、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创立与发展第20-21页
    第三节 加强各民族学生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性第21-24页
        一、有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新疆的稳定第21-22页
        二、有利于继承和发扬各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第22页
        三、有利于民族团结,符合民族发展规律第22-23页
        四、有利于构建和谐校园,促进各民族大学生健康成长第23-24页
第二章 南疆高校各民族学生交往交流过程中取得的成效及制约因素第24-30页
    第一节 南疆高校各民族学生交往交流过程中取得的成效第24-25页
        一、社会发展、校园稳定中取得一定成效第24页
        二、形成了团结合作、互帮互助的和谐氛围第24-25页
        三、在交往交流过程中涌现出的成功范例第25页
    第二节 制约南疆高校各民族学生交往交流交融的因素第25-30页
        一、分班教学、民汉分宿减少各民族学生交往机会第25-26页
        二、语言文化差异阻碍各民族学生的交流第26-27页
        三、风俗习惯差异影响各民族学生的交融第27-28页
        四、“三股势力”渗透与破坏阻碍各民族学生交往交流交融第28-30页
第三章 加强南疆高校各民族学生交往交流交融的途径第30-39页
    第一节 建设南疆高校各民族学生交往平台第30-32页
        一、民汉合班教学,建设共同学习平台第30页
        二、民汉学生合宿,建设共同生活平台第30-31页
        三、民汉学生同乐,建设共同娱乐平台第31页
        四、民汉学生同行,建设共同互动往来平台第31-32页
    第二节 疏通南疆高校各民族学生交流渠道第32-33页
        一、推行双语教育,消除交流中的语言障碍第32页
        二、欣赏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缩小文化差异第32-33页
        三、学习各民族风俗习惯,增加彼此间的了解第33页
    第三节 形成南疆高校各民族交融的共识第33-35页
        一、强化公民意识,淡化民族意识,增强国家认同第33-34页
        二、以尊重差异性为基础作为各民族学生相处的前提第34-35页
        三、以包容的心态加深各民族学生的情感第35页
    第四节 优化各民族学生交往交流交融的环境第35-39页
        一、加大去极端化力度,营造各民族学生交往交流交融的和谐环境第35页
        二、高校要优化各民族学生交往交流交融的校园环境第35-37页
        三、学生要进行自我优化与提升,积极融入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大环境第37-39页
结语第39-40页
参考文献第40-43页
附录第43-46页
致谢第46-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山东筝派在菏泽地区的发展与传承研究
下一篇:帕格尼尼小提琴炫技特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