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生物论文

中学生物学教学中践行人格教育的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0-16页
    1.1 问题的提出第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第10-12页
        1.2.1 关于人格教育的研究第10-12页
        1.2.2 关于中学生需要和人格关系的研究第12页
    1.3 研究的意义第12-14页
        1.3.1 人格教育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第13页
        1.3.2 人格教育有利于家庭的和谐稳定第13-14页
        1.3.3 人格教育有利于现在社会的发展第14页
    1.4 研究的方法第14-16页
2 人格教育的相关概念第16-20页
    2.1 人格第16-17页
    2.2 健康人格第17页
    2.3 人格教育第17-20页
3 中学生的需要和人格的关系第20-26页
    3.1 需要第20-21页
    3.2 中学生的需要第21-23页
    3.3 中学生的需要和人格的关系第23-26页
        3.3.1 中学生的物质需要和人格的形成第23页
        3.3.2 中学生自我认知的需要和人格的形成第23-24页
        3.3.3 中学生交友的需要和人格的形成第24页
        3.3.4 中学生自尊的需要和人格的形成第24-25页
        3.3.5 中学生关爱的需要和人格的形成第25-26页
4 在中学生物教学中践行人格教育的方法第26-36页
    4.1 生物科学史中的人格教育第26-29页
        4.1.1 探索历程--形成意志型人格第26-28页
        4.1.2 看淡得失--形成坦然型人格第28页
        4.1.3 追求自我--形成独立型人格第28-29页
    4.2 实验教学中的人格教育第29-32页
        4.2.1 不断思考--形成探索型人格第30页
        4.2.2 合作学习--形成容纳型人格第30-31页
        4.2.3 发散思维--形成创新型人格第31-32页
    4.3 生物实践中的人格教育第32-36页
        4.3.1 感受自然--形成审美型人格第32-33页
        4.3.2 重视情感--形成关爱型人格第33-36页
5 生物教学中践行人格教育的教学案例第36-42页
    5.1 教学思路第36页
    5.2 课前准备第36-37页
    5.3 教学过程第37-41页
    5.4 教学评价第41-42页
6 中学生物教学中践行人格教育的建议第42-44页
    6.1 人格教育要重视学生的需要第42页
    6.2 人格教育要重视生物教师的人格魅力的作用第42-43页
    6.3 优化现行的生物教学方式第43-44页
结语第44-46页
参考文献第46-48页
附录:关于中学生需要的调查第48-50页
致谢第50-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中思想政治课社会生活模块建构
下一篇:利用地缘优势提升城镇中学生物教学质量的初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