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7页 |
1.1 调研的背景和意义 | 第12页 |
1.1.1 调研的背景 | 第12页 |
1.1.2 选题的意义 | 第12页 |
1.2 国内外新能源汽车现状 | 第12-15页 |
1.2.1 国外现状 | 第12-14页 |
1.2.2 国内现状 | 第14-15页 |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15页 |
1.4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5-17页 |
第二章 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影响因素的调研理论与方法 | 第17-25页 |
2.1 新能源汽车的技术特点 | 第17-18页 |
2.2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框架 | 第18-19页 |
2.3 本文的调研框架 | 第19-22页 |
2.3.1 调研的内容、范围及数据来源 | 第19页 |
2.3.2 调研的步骤 | 第19-20页 |
2.3.3 实施进度计划 | 第20页 |
2.3.4 调研方法 | 第20-22页 |
2.3.5 调研样本概况 | 第22页 |
2.4 调研数据分析方法 | 第22-24页 |
2.4.1 钻石模型理论 | 第22-23页 |
2.4.2 TOWS分析法理论 | 第23-24页 |
2.4.3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 第24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三章 基于钻石模型的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25-61页 |
3.1 钻石模型的要素条件分析 | 第25-28页 |
3.1.1 资源因素 | 第25-26页 |
3.1.2 市场因素 | 第26-27页 |
3.1.3 本节结论 | 第27-28页 |
3.2 钻石模型的需求条件分析 | 第28-32页 |
3.2.1 我国新能源汽车的销量 | 第28-29页 |
3.2.2 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产量 | 第29-32页 |
3.2.3 本节结论 | 第32页 |
3.3 钻石模型的相关产业与支柱产业分析 | 第32-49页 |
3.3.1 动力电池 | 第33-39页 |
3.3.2 电机和电控 | 第39-44页 |
3.3.3 充电设施 | 第44-48页 |
3.3.4 本节结论 | 第48-49页 |
3.4 钻石模型的企业战略、企业结构与竞争状况分析 | 第49-58页 |
3.4.1 企业结构与竞争状况 | 第49-51页 |
3.4.2 企业的战略分析 | 第51-58页 |
3.4.3 本节结论 | 第58页 |
3.5 钻石模型的政府政策分析 | 第58-60页 |
3.5.1 国家政府的支持政策 | 第58-59页 |
3.5.2 地方政府的支持政策 | 第59页 |
3.5.3 本节结论 | 第59-60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四章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建议 | 第61-66页 |
4.1 给政府的相关建议 | 第61-63页 |
4.2 给制造商的相关建议 | 第63-65页 |
4.3 给消费者的相关建议 | 第65-66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附录1 | 第70-71页 |
附录2 | 第71-74页 |
附录3 | 第74-76页 |
附录4 | 第76-7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8-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附件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