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绪论 | 第13-34页 |
第一章 汉语普通话韵母系统和哈萨克语元音系统的分析 | 第34-40页 |
第一节 汉语普通话韵母系统的分析 | 第34-36页 |
第二节 哈萨克语元音系统的分析 | 第36-40页 |
第二章 哈萨克族人普通话韵母的偏误分析 | 第40-80页 |
第一节 二级甲等普通话韵母的偏误分析 | 第40-48页 |
一、二级甲等普通话韵母的偏误类型 | 第40-44页 |
二、二级甲等普通话韵母的偏误率 | 第44-48页 |
三、二级甲等普通话韵母的等级特征 | 第48页 |
第二节 二级乙等普通话韵母的偏误分析 | 第48-55页 |
一、二级乙等普通话韵母的偏误类型 | 第48-50页 |
二、二级乙等普通话韵母的偏误率 | 第50-54页 |
三、二级乙等普通话韵母的等级特征 | 第54-55页 |
第三节 三级甲等普通话韵母的偏误分析 | 第55-61页 |
一、三级甲等普通话韵母的偏误类型 | 第55-56页 |
二、三级甲等普通话韵母的偏误率 | 第56-61页 |
三、三级甲等普通话韵母的等级特征 | 第61页 |
第四节 三级乙等普通话韵母的偏误分析 | 第61-68页 |
一、三级乙等普通话韵母的偏误类型 | 第61-62页 |
二、三级乙等普通话韵母的偏误率 | 第62-67页 |
三、三级乙等普通话韵母的等级特征 | 第67-68页 |
第五节 不入级普通话韵母的偏误分析 | 第68-75页 |
一、不入级普通话韵母的偏误类型 | 第68-69页 |
二、不入级普通话韵母的偏误率 | 第69-74页 |
三、不入级普通话韵母的等级特征 | 第74-75页 |
第六节 总结和讨论 | 第75-80页 |
一、哈萨克族人普通话韵母听辨结果的比较和分析 | 第76-77页 |
二、哈萨克族人普通话韵母偏误分析中存在的问题 | 第77-80页 |
第三章 哈萨克族人普通话韵母的声学实验研究 | 第80-103页 |
第一节 单元音韵母的声学实验研究 | 第80-82页 |
第二节 复元音韵母的声学实验研究 | 第82-88页 |
一、前响复元音韵母的声学实验研究 | 第82-84页 |
二、中响复元音韵母的声学实验研究 | 第84-86页 |
三、后响复元音韵母的声学实验研究 | 第86-88页 |
第三节 鼻音韵母的声学实验研究 | 第88-96页 |
一、前鼻音韵母(an、en、un)的声学实验研究 | 第89-91页 |
二、前鼻音韵母(ian、uan、uan、uen)的声学实验研究 | 第91-93页 |
三、后鼻音韵母(ang、eng、ong)的声学实验研究 | 第93-94页 |
四、后鼻音韵母(iang、uang、iong)的声学实验研究 | 第94-96页 |
第四节 韵母o、er的声学实验研究 | 第96-100页 |
一、韵母o的声学实验研究 | 第96-98页 |
二、韵母er的声学实验研究 | 第98-100页 |
第五节 总结和讨论 | 第100-103页 |
一、哈萨克族人普通话韵母实验结果的比较和分析 | 第100-102页 |
二、哈萨克族人普通话韵母实验分析中存在的问题 | 第102-103页 |
第四章 哈萨克族人普通话韵母的偏误产生原因和教学策略 | 第103-120页 |
第一节 哈萨克族人普通话韵母的偏误产生原因 | 第103-106页 |
第二节 哈萨克族人普通话韵母的教学策略 | 第106-120页 |
一、哈萨克族人普通话韵母的教学原则 | 第106-107页 |
二、哈萨克族人普通话韵母的教学方法 | 第107-120页 |
第五章 结语 | 第120-123页 |
附录 | 第123-124页 |
参考文献 | 第124-131页 |
致谢 | 第13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