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基础科学论文--土壤学论文--水土保持论文--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其防治论文

元谋干热河谷冲沟跌坎的发育特征及形成条件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0页
1 绪论第11-16页
    1.1 引言第11-12页
        1.1.1 研究背景第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 研究进展第12-14页
        1.2.1 冲沟研究进展第12页
        1.2.2 跌坎研究进展第12-14页
    1.3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第14-15页
        1.3.1 研究目标第14页
        1.3.2 主要研究内容第14-15页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15-16页
        1.4.1 研究方法第15页
        1.4.2 技术路线第15-16页
2 研究区概况第16-18页
    2.1 地理范围第16页
    2.2 自然状况第16-18页
3 数据与方法第18-20页
    3.1 数据获取第18页
    3.2 数据处理第18页
    3.3 冲沟跌坎形态参数第18-20页
4 冲沟跌坎的分类系统第20-23页
    4.1 根据组成跌坎物质性状不同分类第20页
    4.2 根据跌坎物发育部位分类第20页
    4.3 根据跌坎发育规模分类第20页
    4.4 根据引起跌坎发育的主要成因分类分类第20-23页
5 不同类型跌坎的形态特征第23-74页
    5.1 自发型跌坎形态特征第23-39页
        5.1.1 跌坎高度第23-26页
            5.1.1.1 统计特征第23页
            5.1.1.2 分级特征第23-26页
        5.1.2 跌坎宽度第26-30页
            5.1.2.1 统计特征第26-27页
            5.1.2.2 分级特征第27-30页
        5.1.3 跌坎高宽比第30-33页
            5.1.3.1 统计特征第30-31页
            5.1.3.2 分级特征第31-33页
        5.1.4 发育情况第33-39页
            5.1.4.1 淘洞深度第33-35页
            5.1.4.2 跌池深度第35-36页
            5.1.4.3 来水坡度第36-39页
    5.2 诱发型跌坎形态特征第39-50页
        5.2.1 跌坎高度第39-42页
            5.2.1.1 统计特征第39-40页
            5.2.1.2 分级特征第40-42页
        5.2.2 跌坎宽度第42-44页
            5.2.2.1 统计特征第42-43页
            5.2.2.2 分级特征第43-44页
        5.2.3 跌坎高宽比第44-47页
            5.2.3.1 统计特征第44-45页
            5.2.3.2 分级特征第45-47页
        5.2.4 发育情况第47-50页
            5.2.4.1 淘洞深度第47页
            5.2.4.2 跌池深度第47-48页
            5.2.4.3 来水坡度第48-50页
    5.3 障碍型跌坎形态特征第50-63页
        5.3.1 跌坎高度第50-53页
            5.3.1.1 统计特征第50-51页
            5.3.1.2 分级特征第51-53页
        5.3.2 跌坎宽度第53-56页
            5.3.2.1 统计特征第53-56页
        5.3.3 跌坎高宽比第56-59页
            5.3.3.1 统计特征第56-57页
            5.3.3.2 分级特征第57-59页
        5.3.4 发育情况第59-63页
            5.3.4.1 淘洞深度第59-60页
            5.3.4.2 跌池深度第60页
            5.3.4.3 来水坡度第60-63页
    5.4 地质型跌坎形态特征第63-72页
        5.4.1 跌坎高度第63-65页
            5.4.1.1 统计特征第63页
            5.4.1.2 分级特征第63-65页
        5.4.2 跌坎宽度第65-66页
            5.4.2.1 统计特征第65页
            5.4.2.2 分级特征第65-66页
        5.4.3 跌坎高宽比第66-68页
            5.4.3.1 统计特征第66-67页
            5.4.3.2 分级特征第67-68页
        5.4.4 发育情况第68-72页
            5.4.4.1 跌池深度第68-69页
            5.4.4.2 跌坎坡长第69-70页
            5.4.4.3 坎壁坡度第70-72页
    5.5 跌坎各形态参数之间的关系第72-74页
6 跌坎形成条件第74-78页
    6.1 侵蚀基准面变化第74-75页
    6.2 构造条件第75页
    6.3 岩性条件第75-76页
    6.4 地形条件第76页
    6.5 植被因素第76-78页
7 结论与展望第78-80页
    7.1 主要结论第78-79页
    7.2 创新点第79页
    7.3 不足与下一步研究计划第79-80页
参考文献第80-84页
致谢第84-87页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第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GIS的干热河谷冲沟丛集性格局评价
下一篇:元谋干热河谷陷穴空间格局特征及发育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