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测控系统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沉管隧道的发展概况 | 第9页 |
1.2 沉管隧道的发展趋势 | 第9-10页 |
1.3 国内外沉管隧道沉放测量的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3-14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14-15页 |
第二章 沉管标定测量 | 第15-23页 |
2.1 标定控制网的建立与精度控制 | 第15-16页 |
2.2 特征点的布设与标定测量 | 第16-20页 |
2.2.1 管节特征点的布设 | 第16-18页 |
2.2.2 管节特征点的标定测量 | 第18-20页 |
2.3 管节相关几何参数计算 | 第20-2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三章 沉管沉放对接测量 | 第23-31页 |
3.1 声纳法相对定位测控 | 第23-25页 |
3.1.1 声纳定位数学模型 | 第24页 |
3.1.2 相对定位计算方法 | 第24-25页 |
3.2 RTK-GPS法绝对定位测控 | 第25-29页 |
3.2.1 坐标转换模型 | 第25-28页 |
3.2.2 绝对定位计算方法 | 第28-29页 |
3.3 沉管贯通测量 | 第29-30页 |
3.3.1 贯通测量 | 第29页 |
3.3.2 新沉管节的精确定位 | 第29-3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四章 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测控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 第31-51页 |
4.1 工程概况 | 第31-32页 |
4.1.1 工程特点 | 第31页 |
4.1.2 工程难点 | 第31-32页 |
4.2 沉管隧道测控系统开发的必要性 | 第32-33页 |
4.3 管节沉放测量方法的选取 | 第33-34页 |
4.4 沉管测控定位的前期工作 | 第34-40页 |
4.4.1 港珠澳大桥首级控制网 | 第34-36页 |
4.4.2 海中临时参考站 | 第36页 |
4.4.3 沉管预制施工控制网的建立 | 第36-40页 |
4.5 组合式沉管隧道测控系统的设计 | 第40-41页 |
4.5.1 声纳测控系统 | 第40-41页 |
4.5.2 尾端测量塔测控系统 | 第41页 |
4.6 组合式测控系统定位精度分析 | 第41-45页 |
4.6.1 声纳测控系统精度分析 | 第41-42页 |
4.6.2 尾端测量塔精度分析 | 第42-45页 |
4.7 组合式沉放测控系统应用 | 第45-49页 |
4.7.1 声纳测控系统的应用 | 第45-48页 |
4.7.2 尾端测量塔测控系统的应用 | 第48-49页 |
4.8 组合式沉放测控系统的应用 | 第49-50页 |
4.9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1-52页 |
5.1 总结 | 第51页 |
5.2 展望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附件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