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永磁同步电机无传感器控制系统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1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电动汽车及其驱动电机现状 | 第12-14页 |
1.2.1 电动汽车的发展现状 | 第12-13页 |
1.2.2 电动汽车驱动电机发展现状 | 第13-14页 |
1.3 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策略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4 无传感器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1.5 本文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第19-21页 |
第二章 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 | 第21-37页 |
2.1 引言 | 第21页 |
2.2 永磁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 | 第21-25页 |
2.2.1 永磁同步电机的分类 | 第21-22页 |
2.2.2 坐标变换与矢量变换 | 第22-24页 |
2.2.3 表贴式永磁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 | 第24-25页 |
2.3 空间电压矢量脉宽调制 | 第25-29页 |
2.3.1 SVPWM的基本原理 | 第25-27页 |
2.3.2 SVPWM的算法实现 | 第27-29页 |
2.4 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原理 | 第29-31页 |
2.5 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仿真 | 第31-36页 |
2.5.1 仿真模型子模块 | 第31-33页 |
2.5.2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33-36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三章 基于MRAS转速辨识的矢量控制系统 | 第37-52页 |
3.1 引言 | 第37页 |
3.2 模型参考自适应的基本原理 | 第37-39页 |
3.3 基于MRAS的电机转速辨识 | 第39-44页 |
3.3.1 基于MRAS的转速辨识方案 | 第39-40页 |
3.3.2 参考模型和可调模型 | 第40-41页 |
3.3.3 自适应率设计 | 第41-44页 |
3.4 基于MRAS的转速辨识系统仿真 | 第44-51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四章 矢量控制系统的控制器设计 | 第52-69页 |
4.1 引言 | 第52页 |
4.2 预测控制 | 第52-55页 |
4.2.1 模型预测控制 | 第53-54页 |
4.2.2 电流预测控制 | 第54-55页 |
4.3 永磁同步电机离散化数学模型 | 第55-58页 |
4.3.1 连续状态空间表达式的离散化 | 第55-57页 |
4.3.2 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的离散化 | 第57-58页 |
4.4 电流环控制器设计 | 第58-63页 |
4.4.1 电流预测控制器设计 | 第58-59页 |
4.4.2 扰动观测器设计 | 第59-60页 |
4.4.3 稳定性证明 | 第60-63页 |
4.5 速度环控制器优化 | 第63-64页 |
4.6 仿真及分析 | 第64-68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五章 实验研究 | 第69-88页 |
5.1 实验研究方案 | 第69-70页 |
5.2 实验硬件平台搭建 | 第70-74页 |
5.2.1 Expert3 控制系统 | 第71-72页 |
5.2.2 MWINV-9R114 变频器 | 第72-73页 |
5.2.3 实验电机及负载 | 第73页 |
5.2.4 硬件平台实物 | 第73-74页 |
5.3 实验系统软件设计 | 第74-77页 |
5.3.1 主程序设计 | 第74-75页 |
5.3.2 中断服务子程序设计 | 第75-77页 |
5.4 实验波形及分析 | 第77-87页 |
5.4.1 MRAS转速辨识实验验证 | 第77-83页 |
5.4.2 控制器实验验证 | 第83-87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87-88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88-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94-95页 |
致谢 | 第95-96页 |
附件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