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初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汉语语文论文

以儿童为师—《开明国语课本》中的“儿童本位”辨析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绪论第7-13页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第7页
    二、核心概念界定第7-8页
    三、研究综述第8-11页
    四、研究思路第11-12页
    五、研究方法第12-13页
第一章 《开明国语课本》编辑出版的背景第13-21页
    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下的语文教材观第13-15页
        一、新文化运动后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第13-14页
        二、民国时期小学语文教材体制第14-15页
    第二节 “儿童”的发现第15-18页
        一、杜威的“儿童中心说”第16页
        二、国内关于语文教科书中儿童文学问题的争论第16-18页
    第三节 大作家与小教材第18-21页
        一、叶圣陶的语文教材观第18-19页
        二、丰子恺绘制的“儿童相”第19-21页
第二章 《开明国语课本》中“儿童本位”的呈现与特征第21-36页
    第一节 《开明国语课本》中“儿童本位”的呈现第21-30页
        一、以儿童的视角看世界第21-24页
        二、以儿童的语言讲故事第24-26页
        三、融知识于趣味第26-28页
        四、寓德育于生活第28-30页
    第二节 “儿童本位”的《开明国语课本》的编写特色第30-36页
        一、结构编排以儿童生活为出发点第30-32页
        二、内容表述儿童文学化第32-33页
        三、内在逻辑符合儿童认知发展规律第33-36页
第三章 《开明国语课本》中“儿童本位”的价值意义第36-42页
    第一节 回归儿童世界第36-38页
        一、反对成人视角,尊重儿童天性第36-37页
        二、反对说教灌输,保护童真童趣第37-38页
    第二节 《开明国语课本》中“儿童本位”的再思考第38-42页
        一、“儿童本位”的《开明国语课本》之局限性第39-40页
        二、儿童本位的“圈套”——不存在纯粹以儿童为本位的语文教育第40-42页
结语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8页
后记第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交际语境的小学低年级写话教学研究
下一篇: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