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7-75页 |
1.1 蛋白质糖基化修饰 | 第17-33页 |
1.1.1 蛋白质糖基化的意义 | 第17页 |
1.1.2 蛋白质糖基化的结构 | 第17-19页 |
1.1.3 蛋白质糖基化的鉴定技术 | 第19-21页 |
1.1.3.1 传统鉴定技术 | 第19-20页 |
1.1.3.2 生物质谱鉴定技术 | 第20-21页 |
1.1.4 蛋白质糖基化的分离富集 | 第21-33页 |
1.1.4.1 分离富集方法 | 第21-26页 |
1.1.4.2 分离富集基质材料 | 第26-33页 |
1.2 整体柱的研究进展 | 第33-45页 |
1.2.1 有机聚合物整体柱的分类 | 第34-35页 |
1.2.1.1 聚甲基丙烯酸酯整体柱 | 第34页 |
1.2.1.2 聚苯乙烯整体柱 | 第34-35页 |
1.2.1.3 聚丙烯酰胺整体柱 | 第35页 |
1.2.2 有机聚合物整体柱的制备 | 第35-39页 |
1.2.3 有机聚合物整体柱的改性 | 第39-45页 |
1.2.3.1 纳米材料 | 第40页 |
1.2.3.2 多孔骨架材料 | 第40-42页 |
1.2.3.3 智能材料 | 第42页 |
1.2.3.4 大环化合物 | 第42-45页 |
1.3 环糊精研究的进展及意义 | 第45-53页 |
1.3.1 CDs的研究背景 | 第45-49页 |
1.3.2 CDs在分离领域的应用 | 第49-53页 |
1.3.2.1 CDs在污染物分离方面的应用 | 第49-50页 |
1.3.2.2 CDs在金属离子分离方面的应用 | 第50-51页 |
1.3.2.3 CDs在药物分离中的应用 | 第51页 |
1.3.2.4 CDs在蛋白分离中的应用 | 第51-53页 |
1.4 本文选题的内容和意义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75页 |
第二章 糖簇环糊精化合物改性的聚合物整体柱微萃取在糖蛋白检测中的应用 | 第75-97页 |
2.1 引言 | 第75-76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76-82页 |
2.2.1 试剂和仪器 | 第76-78页 |
2.2.2 合成glycoβ-CD化合物 | 第78-79页 |
2.2.3 聚(HEMA-PETA-glycoβ-CD)整体柱的制备 | 第79-80页 |
2.2.4 表征和计算 | 第80-81页 |
2.2.5 样品制备和蛋白酶解 | 第81页 |
2.2.6 PMME萃取过程 | 第81-82页 |
2.2.7 PNGaseF糖链酶切 | 第82页 |
2.2.8 MALDI-MS分析条件 | 第82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82-90页 |
2.3.1 合成glycoβ-CD的表征 | 第82-83页 |
2.3.2 聚(HEMA-PETA-glycoβ-CD)整体柱的结构与表征 | 第83-85页 |
2.3.3 聚(HEMA-PETA-glycoβ-CD)整体柱对糖蛋白的富集能力考察 | 第85-89页 |
2.3.4 PMME方法评价 | 第89页 |
2.3.5 实际样品分析 | 第89-9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90-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97页 |
第三章 花生凝集素修饰环糊精化合物改性聚合物整体柱的制备及在线检测半乳糖基化人血清蛋白 | 第97-115页 |
3.1 引言 | 第97-98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98-102页 |
3.2.1 试剂和材料 | 第98-99页 |
3.2.2 仪器和分析条件 | 第99页 |
3.2.3 样品处理 | 第99-100页 |
3.2.4 制备聚(HEMA-EDMA-PNA-β-CD)整体柱 | 第100-101页 |
3.2.5 PMME萃取步骤 | 第101页 |
3.2.6 PNGaseF实验 | 第101-102页 |
3.2.7 表征和计算 | 第102页 |
3.2.8 数据库搜索 | 第102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102-108页 |
3.3.1 聚(HEMA-EDMA-PNA-β-CD)整体柱的制备与表征 | 第102-103页 |
3.3.2 洗脱液的优化 | 第103-104页 |
3.3.3 整体柱富集能力评价 | 第104-106页 |
3.3.4 整体柱选择性的考察 | 第106-107页 |
3.3.5 样品分析 | 第107-108页 |
3.3.5.1 基质的干扰 | 第107页 |
3.3.5.2 实际样品分析 | 第107-10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108-109页 |
参考文献 | 第109-115页 |
第四章 基于主客体结合赖氨酸环糊精与生物素改性的聚合物整体柱微萃取用于纤溶酶原的吸附 | 第115-135页 |
4.1 引言 | 第115-116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116-119页 |
4.2.1 试剂和药品 | 第116-117页 |
4.2.2 实验仪器 | 第117页 |
4.2.3 样品处理 | 第117页 |
4.2.4 合成HEMA-Lys-CD-biotin | 第117-118页 |
4.2.5 制备聚(MMA-HEMA-Lys-CD-biotin)整体柱 | 第118-119页 |
4.2.6 PMME萃取步骤 | 第119页 |
4.2.7 MALDI-MS分析条件 | 第119页 |
4.2.8 表征和计算 | 第119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119-126页 |
4.3.1 HEMA-Lys-CD-biotin的表征 | 第119-121页 |
4.3.2 聚(MMA-HEMA-Lys-CD-biotin)整体柱的制备与表征.. | 第121-123页 |
4.3.3 聚(MMA-HEMA-Lys-CD-biotin)整体柱特异性吸附Plg. | 第123-125页 |
4.3.4 整体柱与plg间结合能考察 | 第125页 |
4.3.5 方法评价 | 第125-126页 |
4.3.6 实际样品分析 | 第12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126-129页 |
参考文献 | 第129-135页 |
第五章 环糊精囊泡改性的响应型聚合物整体柱在肌红蛋白检测中的应用 | 第135-157页 |
5.1 引言 | 第135-136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136-140页 |
5.2.1 试剂和仪器 | 第136-137页 |
5.2.2 样品处理 | 第137-138页 |
5.2.3 合成CDV的步骤 | 第138-139页 |
5.2.4 制备聚(GMA-PETA-CDV)整体柱 | 第139页 |
5.2.5 PMME萃取步骤 | 第139-140页 |
5.2.6 质谱测试条件 | 第140页 |
5.2.7 表征和计算 | 第140页 |
5.2.8 数据库分析 | 第140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140-149页 |
5.3.1 CDV的制备与表征 | 第140-143页 |
5.3.2 聚(GMA-PETA-CDV)整体柱的制备与表征 | 第143-146页 |
5.3.3 整体柱富集能力的考察 | 第146-148页 |
5.3.4 方法学考察 | 第148页 |
5.3.5 实际样品分析 | 第148-149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49-151页 |
参考文献 | 第151-157页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57-159页 |
致谢 | 第1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