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诗歌、韵文论文--诗歌论文

胡仲弓詩歌注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緒諭第30-34页
    一、本文的選題及其意義第31页
    二、胡仲弓及其詩歌的研究概況第31-33页
    三、本文的研究方法、構成及體例第33-34页
第一章 胡仲弓所处的時代风貌及其生平、交遊第34-56页
    第一節 胡仲弓所處的時代風貌第34-39页
        一、時局的變化第34-36页
        二、士風的變化第36-37页
        三、詩壇的變化第37-39页
    第二節 胡仲弓的生平第39-45页
        一、胡仲弓的家世第40-41页
        二、胡仲弓的生平第41-45页
    第三節 胡仲弓的交遊第45-54页
        一、胡仲弓與劉克莊第46-50页
        二、胡仲弓與陳起第50-51页
        三、胡仲弓與劉季裴第51-52页
        四、胡仲弓與釋圆悟第52-53页
        五、胡仲弓與蒲壽宬第53-54页
    小結第54-56页
第二章 胡仲弓的著述及其詩歌重出考辨第56-67页
    第一節 《葦航漫遊稿》的版本流傳述略第56-57页
    第二節 胡仲弓詩歌重出考辨第57-65页
    小结第65-67页
第三章 胡仲弓詩歌的思想內容第67-94页
    第一節 政治民生的切實關懷第68-72页
    第二節 江湖奔競的羈旅苦痛第72-76页
    第三節 歲時節俗的文化觀照第76-85页
        一、除夕與元日第77-80页
        二、元宵節第80-81页
        三、花朝節第81-82页
        四、寒食與清明第82-84页
        五、重陽節第84-85页
    第四節 交遊酬唱的多維呈現第85-92页
        一、行謁權貴第86-88页
        二、漫遊交友第88-91页
        三、切磋詩藝第91-92页
    小結第92-94页
第四章 胡仲弓詩歌的艺術特色第94-124页
    第一節 意象選用,平实清雅第96-105页
        一、胡仲弓诗歌意象的特征第96-102页
        二、胡仲弓詩歌的意象組合類型第102-105页
    第二節 使事用典,靈活多樣第105-121页
        一、胡仲弓詩歌的典源第106-115页
        二、胡仲弓詩歌的典面第115-121页
    第三節 語言清簡,通俗自然第121-122页
    小結第122-124页
结語第124-126页
凡例第126-127页
卷一第127-177页
    石軒席上分韻得石字第127页
    余用十字為座右銘因足成一首第127-128页
    詠冰第128-129页
    送沈鍊師歸武夷第129-130页
    念昔遊四首第130-135页
    夜夢蒙仲書監作二象笏與余各分其一覺而有賦第135-138页
    夢黃吉甫第138-139页
    山中夜聞虎嘯第139-140页
    僧過澗圖第140页
    山中闻猿第140-141页
    感古十首第141-148页
    山中值雨偶成第148-149页
    采采歌第149-150页
    次陳芸居問訊後村韻第150-151页
    後村來書有此心如珠有物蒙之之語芸居有詩再用前韻第151-153页
    晴溪第153页
    明朝是歲除第153-154页
    四時月第154-156页
    老母適至時已見黜第156-157页
    歲饑郡行賑卹過餘杭呈辛縣尹第157-158页
    送懷玉之越謁秋房使君第158-159页
    送方及民罷官東歸第159-160页
    邀月坐中庭第160-161页
    山行八韻第161页
    中秋望月呈諸友第161-162页
    過大官嶺第162-163页
    晉安城東溫泉第163-164页
    夜闻琵琶第164-165页
    次韻送水紋簟與芸居第165-166页
    談星林漢留求詩第166-167页
    秦氏樓第167页
    題葉山甫見惠古琴走筆以謝第167-168页
    子經昔有黃筌玉筍圖故人陳眾仲題詩其上後為人易去常追憶不已余往借觀臨之以歸鄭氏并識以詩第168-171页
    蛛絲巧第171页
    精衛第171-172页
    感興第172页
    錢塘潮圖第172-173页
    抱拙以三通鼓為韻見寄次韻第173-175页
    寄懶庵第175-177页
卷二第177-262页
    舟中夜聞彈箏第177页
    竹夫人第177-178页
    泛舟分韻得横字第178页
    湖边第178-179页
    山臺赴召第179页
    漫興第179页
    逮眺第179-180页
    題潘越謇玉集後第180页
    湖第180-181页
    旅中早行第181页
    还翁雪舟吟卷第181-182页
    贈陳通妙第182-183页
    除夕寄弟第183-184页
    和雲心除夕韻第184-185页
    赠雲谷道士第185页
    矮道人第185-186页
    送丁鍊師歸福堂第186-187页
    失脚第187页
    汤惠院以五言定交用韻以谢第187-188页
    春郊晚歸第188-189页
    金粟道人第189-190页
    散策郊行有怀社友第190页
    寒碧席上薪隐分韻得初字第190-191页
    觀海口占第191页
    枯崖韻速藏叟和篇第191-192页
    和溪翁二首第192-193页
    鄧花第193页
    妙觉山用老溪宝葉二僧韻第193-195页
    凌霄塔第195页
    答颐齐併呈诸友第195-196页
    答晚香第196-197页
    次韻答颐齐第197页
    答青山阁见寄第197-198页
    次韻答方元吉第198页
    为续芸赋第198-199页
    青莲寺避暑第199页
    骤雨第199页
    赠谭山人第199-200页
    夜过萧寺第200页
    长人诗第200-201页
    洪楼分得车字韻第201页
    送赵庸齐去国第201-202页
    山居第202-203页
    寄林可山第203-204页
    寄芸居第204页
    寄容老第204-205页
    寄藏叟第205页
    寄怀玉第205-206页
    次同叔见寄二首第206-207页
    王用和归从莆水寄呈后村第207-208页
    寄颐齐第208页
    寄月塘第208-209页
    寄敏齐第209-210页
    寄适安朝宗第210-211页
    寄王道源第211页
    寄水竹第211-212页
    寄抱拙第212页
    怀悟书第212-213页
    听宫人琴第213页
    将之官越上留别诸友第213-214页
    山中归呈友人第214-215页
    寄西润葉侍郎第215页
    祈雪第215-216页
    和枯崖山居韻第216页
    次冯深居韻赠原上人第216-217页
    次希道弟韻寄竹院孚上人第217页
    怀枯崖悟师第217-218页
    悟枯崖将过莆城参访后村书此赠行第218页
    与瞻甫同访陈书记第218-219页
    约枯崖话第219页
    和际书记见寄第219-220页
    閒居寄枯崖第220页
    赠悟上人第220-221页
    崇福寺次枯崖韻第221页
    和枯崖悟上人韻第221-222页
    送枯崖归囊山第222-223页
    松湾访僧第223页
    山中访枯崖归偶成第223页
    赠巖居僧第223-224页
    次韻送黄耑玉归莆第224页
    倚窗诗第224-225页
    雪后第225页
    雪中杂兴四首第225-226页
    南雪第226-227页
    宝应寺第227页
    次心泉卜隐韻第227-228页
    隐者第228-229页
    戊午天基圣节口号第229页
    选官图第229-230页
    重九日法轮庵次凤山韻第230页
    送处遜渡淮谒秋壑第230-231页
    怀李希膺第231页
    山行即事第231-232页
    送松坡下第调官南归第232-233页
    过梨嶺作第233页
    和枯崖山行韻第233-234页
    与石壁诸友山行分得山字第234页
    分得台字走笔第234-235页
    次周懒窠韻第235页
    次懒窠见寄韻第235-236页
    隐真巖次翁景辅韻第236页
    过山庵第236-237页
    观蚁第237页
    秋夜第237页
    端砚第237-238页
    独倚第238页
    久客第238-239页
    侠客第239页
    客裹第239-240页
    和颐齐梅花韻第240页
    梅花窠子第240-241页
    落梅第241页
    钱塘江待潮第241-242页
    雨中有怀第242页
    哭墓第242-243页
    题村居壁第243页
    书怀第243页
    世途第243页
    将乐县第243-244页
    赋玳瑁鱼第244页
    雪晴第244页
    怀钱塘旧居第244-245页
    西溪即事第245页
    忆昔第245页
    题水竹居第245-246页
    夜行口占第246页
    病后呈芸居第246-247页
    腰痛第247页
    与杜友定花朝之图第247-248页
    桃源图第248页
    题葉石轩学僧寮第248页
    高阳山远眺第248-249页
    金陵第249-250页
    南浦第250页
    次烟浦即事韻第250-251页
    观碁闻近事有感第251页
    仙霞嶺第251-252页
    九日第252页
    离家第252-253页
    小吴园第253页
    集芳园第253-254页
    元日第254页
    無塵殿第254-255页
    春晚遊蒋园次韶第255页
    问陈禹锡太博病第255页
    病后第255-256页
    哭芸居第256页
    元日次韻第256-257页
    浴温泉第257页
    和梅臞瀑布韻第257-258页
    倚楼第258页
    寄梅臞第258页
    寄黄雲心第258-259页
    静中第259页
    身事第259-260页
    次韻抱拙即事第260页
    次韻琛庭即事第260页
    一第第260-261页
    喜郭吉甫擢第调尉八柱还里第261-262页
卷三第262-306页
    颐齐再作催梅诗次韻第262-263页
    送李茂先去国第263页
    嚴子陵钓台第263-264页
    卧听第264页
    次韻山居第264-265页
    送后村去国二首第265-266页
    寄吴警齐第266-267页
    九月八日寄懒窠第267页
    寄默蒂第267-268页
    寄松坡第268页
    寄適安第268页
    和丘君就见寄第268-269页
    寄顺適第269页
    寄沈迂叟第269页
    寄姚省齐第269-270页
    寄李適安第270页
    寄李希膺二首第270-271页
    次秀野使君见寄第271-272页
    寄戴石屏第272-273页
    寄赵西巖第273页
    送谢刑部使君赴召第273-275页
    泛湖晚归式之有诗见寄因次其韻第275-276页
    蔡司业争公议而去诗以送之第276页
    颐齐诗筒急遞次韻奉酬第276-277页
    再和颐齐见寄第277页
    立春第277页
    泠风阁第277-278页
    西湖怀古第278页
    旱湖第278-279页
    晚眺第279-280页
    次赵同叔春雨中韻第280页
    结交叹第280-281页
    冬雨即事寄赵默庵第281-282页
    春日过西湖第282-283页
    九日山拜姜相遗像第283页
    次梅庄守韻第283-284页
    近事第284页
    贺林自知兄登第第284-285页
    秀野第285页
    送汤武谕倅吴门第285-286页
    郊行即事第286页
    富沙水后次壁简韻第286-287页
    送月塘回蓝溪第287页
    可山席上第287-288页
    和抱拙韻第288-289页
    和希膺韻第289页
    和李希膺见寄第289-290页
    有感时事第290-291页
    上元观灯第291-292页
    题溪亭第292页
    陈氏溪亭次韻第292-293页
    溪亭夜吟第293页
    元日第293-294页
    题桃源图第294页
    题窗间墨竹第294-295页
    走笔和法石纪遊第295页
    访枯崖不遇第295-296页
    哭杜立齐先生第296页
    哭赵吏部第296-297页
    次郭吉甫梅仙之官庚右第297-298页
    和止泓姜秦祠韻第298页
    西塔第298-299页
    次韻答王东墅第299页
    答颐齐诗筒走寄第299-302页
    春日第302页
    钱储秀野赴广西制司参议第302-303页
    次傅德用府教授韻第303页
    送吕时可监丞朝假归里第303-304页
    次雪舟进退韻第304页
    霸王庙第304-305页
    张巡庙第305-306页
卷四第306-371页
    雪磴第306页
    晓枕听禽言第306页
    皆春第306页
    意亭第306-307页
    题野雲庵第307页
    適吾意第307页
    题陈希夷睡图第307页
    山馆对月第307-308页
    雲思第308页
    詠松第308-309页
    春詠第309-310页
    耕钓境第310页
    用鸟山韻题碧吟卷第310页
    梅第310-311页
    溪亭夜集走笔第311页
    次松坡梅花韻第311页
    寄越友第311页
    寄杨蕴古第311-312页
    题武适安宁卷第312页
    问梅第312页
    孤山问梅第312页
    用韻答宝葉第312-313页
    客星阁第313-314页
    省墳第314页
    梅花盛开有粉蝶衝寒而至第314页
    湖边第314-315页
    断桥观钓第315页
    赠易数朱俊甫第315页
    早行第315-316页
    晓来第316页
    赠岳仁叔第316页
    赠郑琰第316-317页
    九日雨第317页
    春雨中遣怀二首柬梅臞第317-318页
    访戴鍊师不值第318页
    郊外即事第318-319页
    观海第319页
    即席次韻第319-320页
    和赵同叔见寄韻第320页
    次韻早梅第320页
    遊瑞源访修上人第320-321页
    题宝葉笑端第321页
    与枯崖悟师第321-322页
    月临关第322页
    答林颛民第322-323页
    野烧第323页
    不礙雲山第323页
    题劳劳亭第323页
    杨仲仁为梅返魂有诗因次其韻第323-324页
    久雨第324-325页
    山中逢老人第325页
    世路第325页
    赵庸齐为程生作梅窗二字因为之赋第325-326页
    题山居十绝第326-329页
    杂兴第329页
    晚春第329页
    芭蕉花第329页
    竹阁第329-330页
    凰凰台第330页
    题刘氏东陵图第330页
    秣陵第330-331页
    梦中第331页
    衆芳所第331-332页
    端午第332页
    竹坞第332-333页
    题杨妃上马娇图第333页
    曹娥庙第333-334页
    雨中看花第334页
    琼花第334页
    碁诗第334页
    寄意三绝第334-335页
    走笔次月夜颐齐见寄第335-336页
    倚楼第336页
    听宝圭琴第336页
    元宵第336-337页
    太真卧病图第337页
    次枯崖问病韻第337页
    元日第337-338页
    征人归第338-339页
    夜坐冥搜闻吟声第339页
    南雪第339页
    观西淙千丈瀑布第339-340页
    钱塘潮图第340页
    鸟衣巷第340页
    翡翠第340-341页
    晚静第341页
    芭蕉第341页
    翠凉第341-342页
    题寿星寺盃泉第342页
    遊九日山第342-343页
    夜泊朋溪钓隐第343页
    呼猿第343页
    天竺呼猿第343页
    睡猫第343页
    桃源图第343-344页
    山行逢樵者第344页
    次适安感古二首第344-345页
    次黄瑞玉石镜韻第345页
    送友人第345页
    和宫怨第345-346页
    宫词第346-349页
    玉泉观鱼第349页
    秋声第349-350页
    飞来峰第350页
    快倚亭第350页
    恭和皇帝宸翰四绝句第350-352页
    次芸居无题韻第352页
    寄方南湖第352-353页
    次韻顺適遣寄第353页
    遊小身巖第353页
    瑞香花第353-354页
    刘项祠第354页
    客裏第354-355页
    水乐洞第355页
    遊水乐烟霞二洞三绝第355-356页
    景阳宫井第356页
    过桐江三绝第356-357页
    用韻送驢与源谷第357页
    十二月十五夜雪第357-358页
    元宵雪第358页
    次卓仁夫元宵雪中三绝第358-359页
    古意第359页
    秋意第359-360页
    吴潘二台官以直言左迁董夕郎亦以薦贤之故相继翩然而去公论惜之三学叩閽来归刘声伯感而赋诗因次其韻第360-361页
    观道君御书第361页
    邻雪第361-362页
    含章殿第362页
    灵和殿第362页
    晚梅次韻第362-363页
    怀林梅臞第363页
    落梅第363-364页
    寻梅第364页
    题高伯寿墨梅第364页
    闺情第364-365页
    闺怨第365页
    雨中有怀第365-366页
    豆粥第366页
    秘书省墨竹第366页
    闻西事有感第366-367页
    桐廬县第367页
    徘徊花第367页
    秀野第367-368页
    赠张南金谈星第368页
    谈星陈炎发求诗第368-369页
    读后村梅花百詠第369页
    不如归去第369页
    江郎山第369-370页
    雪中有感第370-371页
卷五第371-444页
    杂兴第371-372页
    海月堂观涛第372-374页
    过駞巘嶺第374页
    醜妇谣第374-375页
    题金粟洞第375-377页
    过新蓬二嶺第377页
    芳庭为作希圣二字以诗谢之第377-378页
    试剑石第378-379页
    法山寺第379页
    次法石寺即事韻第379页
    清吟寺第379页
    废寺第379-380页
    得阙越州冷掾第380页
    颐齐联日有事于琛亭赋诗聊为解嘲第380-381页
    次雲心韻赠臞仙第381页
    送李同归龙泉第381页
    明发第381-382页
    题黄耑玉寒瘦藁第382页
    山行观紫雲洞第382页
    赴缘僧道第382-383页
    山庵第383页
    送傅明府之南安第383页
    车四库本作道中遥观五峰第383-384页
    送赵明叔分教潮阳第384页
    送梅臞三山第384-385页
    自笑第385页
    倚栏第385页
    薄遊第385-386页
    哀黄鸟第386页
    题崇福寺青山阁第386页
    为源上人题宝葉第386-387页
    寒食第387页
    不饮第387-388页
    春晚山茶花数朵艳甚第388页
    题清泉院第388页
    题通妙亭柱第388-389页
    遊紫泽观第389页
    虹桥诗第389-390页
    山中第390页
    尤溪山中第390页
    柬萧芸庄第390-391页
    舟中即事第391页
    舟中归兴第391-392页
    寄舟中诸吟友第392页
    观江郎石第392页
    桐江舟中第392-393页
    延平舟中第393页
    送罗去华第393-394页
    夜饮颐齐以灯前细雨簷花落为韻分得前字又得花字赋二首第394-395页
    赠神籁谈天第395页
    次韻赋海棠第395-396页
    次麓湖韻送王用和归省侍第396页
    次林明府清源洞壁间韻第396-397页
    再和抱拙清源洞韻第397页
    和杜友遊清源洞韻第397-398页
    己酉上元诗同日立春第398页
    和希膺春日醉吟第398-399页
    和壁间韻第399页
    寄鱸乡主人第399页
    送赵汝楫分教建安第399-400页
    春日杂兴第400-406页
    题金粟洞第406-407页
    和瞻甫韻第407页
    过嶺作第407页
    旧题宝胜寺壁第407-408页
    早过豪光嶺第408页
    郊行同张宰第408页
    和刘后村杂兴第408-414页
    遊承天寺偶成第414页
    春晴第414页
    次洪阳巖太卿韻为方蒙仲书监赋西清风月第414-415页
    寄朱静佳明府第415-416页
    寒食雨中用李希膺韻第416页
    夜饮赵明府归来偶成第416-417页
    清泉院用柱间韻第417页
    耕田第417页
    代寿圆峤颜文昌第417-418页
    寿赵默庵第418-419页
    和赵同叔送桂花韻第419页
    包家山看桃花第419-420页
    次韻柬李希膺第420页
    柬倪梅村第420-421页
    用后村韻送陈先辈第421-422页
    南地第422页
    回文体二首第422页
    存方寸地第422-423页
    失题第423页
    光风霁月第423-424页
    一志第424页
    汲清清湖头有古井,赵庸齐题扁其上。第424页
    鱸乡道院第424-425页
    翠竹第425页
    张南起为作葦航图仍示以诗次韻继赋第425页
    过莆城怀刘后村中书因以奉寄第425-427页
    郊行第427页
    题冯中郎庙第427页
    山中有花一种俗名花葉不相见感而赋之第427-428页
    红远第428页
    观中原指掌图第428-429页
    观丙辰省试宣锁作第429-430页
    过钓钩嶺悼亡友盛景韩第430页
    暑中杂兴第430-432页
    辛丑上元第432页
    双髻山第432-433页
    次韻烹荀一绝第433页
    西来洞天第433页
    送梅村归三山第433-434页
    远将归第434-435页
    寄题春谷监簿第435页
    丹青阁第435页
    失题第435-437页
    梅答第437页
    西湖寒食第437页
    西陵桥第437页
    梅坡席上次韻牡丹第437-438页
    失题第438页
    柬石轩第438-439页
    羲谿舟中第439页
    春遊第439-440页
    遊天竺灵隐三绝第440页
    感怀第440-441页
    读杜牧之诗第441页
    山村即事第441页
    送丁仲圭归合沙第441-442页
    落花第442页
    思故乡第442-443页
    五峰巖第443页
    雲根第443页
    題天海風雲之樓第443-444页
参考文獻第444-447页
附錄第447-468页
    附錄一 《四庫全書總目·<葦航漫遊稿>提要》第447-448页
    附錄二 鄧牧《伯牙琴·代祭胡葦航文》第448-449页
    附錄三 丁丙《善本書室藏書志》跋文第449-450页
    附錄四 胡仲弓交遊表第450-467页
    附錄五 《謁金門》第467-468页
致謝第468-470页
读研期間發表的學术论文第470页

论文共4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余姚虞氏家族诗文集》校注
下一篇:基于AVC理论的乡村旅游景观总体规划研究--以马山县羊山村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