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分析化学论文

福建铁观音指纹图谱的构建及其应用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引言第11-23页
    1.1 铁观音介绍第11-12页
    1.2 茶叶发性成分及其特征第12-14页
        1.2.1 不同种类茶叶的挥发性成分及其特征第12-14页
    1.3 不同种类茶叶的挥发性成分提取方法第14-16页
        1.3.1 同时蒸馏提取法第14-15页
        1.3.2 顶空吸附法第15页
        1.3.3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第15页
        1.3.4 减压蒸馏萃取法第15页
        1.3.5 固相微萃取法第15-16页
    1.4 化学指纹图谱的研究和应用第16-19页
        1.4.1 电子鼻分析法指纹图谱第17页
        1.4.2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指纹图谱第17-18页
        1.4.3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指纹图谱第18页
        1.4.4 毛细管电泳法指纹图谱第18-19页
        1.4.5 光谱指纹图谱第19页
    1.5 化学指纹图谱数据分析方法第19-20页
        1.5.1 相似度评价第19-20页
        1.5.2 聚类分析第20页
        1.5.3 主成分分析第20页
        1.5.4 人工神经网络第20页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20-21页
    1.7 研究内容第21-23页
第2章 固相微萃取条件的优化第23-31页
    2.1 实验材料和仪器第23-24页
        2.1.1 材料与试剂第23-24页
        2.1.2 主要仪器与设备第24页
    2.2 实验方法第24-26页
        2.2.1 茶样的前处理第24页
        2.2.2 萃取头前处理第24页
        2.2.3 GC-MS条件第24页
        2.2.4 萃取头的选择第24-25页
        2.2.5 萃取温度的选择第25页
        2.2.6 萃取时间的选择第25页
        2.2.7 数据处理和分析第25-26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26-30页
        2.3.1 萃取头的选择第26页
        2.3.2 萃取头的灵敏度和重复性第26-28页
        2.3.3 萃取温度的选择第28-29页
        2.3.4 萃取时间的选择第29-30页
    2.4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3章 铁观音季节GC-MS指纹图谱构建第31-47页
    3.1 实验材料和仪器第31-32页
        3.1.1 材料与试剂第31-32页
        3.1.2 主要仪器与设备第32页
    3.2 实验方法第32-33页
        3.2.1 茶样的前处理第32页
        3.2.2 萃取头前处理第32页
        3.2.3 GC-MS条件第32-33页
        3.2.4 数据处理和分析第33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33-46页
        3.3.1 不同季节的挥发性成分组成第33-38页
        3.3.2 聚类分析第38-42页
        3.3.3 主成分分析第42-46页
    3.4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第4章 铁观音产地GCMS指纹图谱构建第47-59页
    4.1 实验材料和仪器第47-48页
        4.1.1 材料与试剂第47-48页
        4.1.2 主要仪器与设备第48页
    4.2 实验方法第48-49页
        4.2.1 茶样的前处理第48页
        4.2.2 萃取头前处理第48页
        4.2.3 GC-MS条件第48-49页
        4.2.4 数据处理和分析第49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49-58页
        4.3.1 不同产地的挥发性成分组成第49-51页
        4.3.2 相似度计算和峰重叠率的计算第51-53页
        4.3.3 采用聚类分析对产地进行鉴别第53-55页
        4.3.4 采用主成分分析对产地进行鉴别第55-58页
    4.4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第5章 HPLC法构建铁观音品质的指纹图谱第59-69页
    5.1 实验材料和仪器第59-60页
        5.1.1 材料与试剂第59-60页
        5.1.2 主要仪器与设备第60页
    5.2 实验方法第60-61页
        5.2.1 标准品溶液配制第60页
        5.2.2 色谱条件第60页
        5.2.3 样品前处理第60-61页
        5.2.4 茶样测定第61页
        5.2.5 数据处理和分析第61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61-67页
        5.3.1 液相检测方法的建立第61-63页
        5.3.2 茶样中儿茶素类和生物碱含量的测定第63-65页
        5.3.3 主成分分析第65-67页
    5.4 本章小结第67-69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69-71页
    6.1 结论第69-70页
    6.2 存在问题和展望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79页
致谢第79-81页
附表第81-131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第131页

论文共13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豉香型传统工艺饼曲及机械化麸曲中化合物差异研究
下一篇:高纯度新琼寡糖的制备及其生物活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