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8-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12页 |
1.1.1 背景综述 | 第8页 |
1.1.2 贵阳银行中间业务发展背景概述 | 第8-12页 |
1.2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2页 |
1.2.2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4-15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4-15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1.4 研究意义及创新之处 | 第15-16页 |
1.4.1 研究意义 | 第15页 |
1.4.2 创新之处 | 第15-16页 |
2 第三方支付的相关概述 | 第16-24页 |
2.1 基础概念 | 第16-17页 |
2.1.1 定义 | 第16页 |
2.1.2 特征 | 第16-17页 |
2.2 运营模式 | 第17-19页 |
2.2.1 独立网关模式 | 第17页 |
2.2.2 信用中介模式 | 第17-19页 |
2.3 第三方支付的发展概况 | 第19-24页 |
2.3.1 发展历程 | 第19-20页 |
2.3.2 发展现状 | 第20-23页 |
2.3.3 发展趋势 | 第23-24页 |
3 第三方支付对贵阳银行中间业务影响的理论分析 | 第24-31页 |
3.1 第三方支付对贵阳银行中间业务负向竞争的影响分析 | 第24-27页 |
3.1.1 第三方支付的发展分流了贵阳银行客户群 | 第24-25页 |
3.1.2 第三方支付的发展挤压了贵阳银行中间业务收入 | 第25-27页 |
3.2 第三方支付对贵阳银行中间业务正向促进的影响分析 | 第27-31页 |
3.2.1 “鲶鱼效应”下,交叉较大的业务不断创新与提高 | 第27-29页 |
3.2.2 交叉较小业务依靠自身优势实现发展 | 第29-31页 |
4 第三方支付对贵阳银行中间业务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31-43页 |
4.1 指标选取及模型设定 | 第31-33页 |
4.1.1 指标选取 | 第31-32页 |
4.1.2 模型设定 | 第32-33页 |
4.2 回归分析 | 第33-38页 |
4.2.1 相关分析 | 第33-34页 |
4.2.2 单位根检验 | 第34页 |
4.2.3 总体回归分析 | 第34-36页 |
4.2.4 变系数回归分析 | 第36-37页 |
4.2.5 格兰杰因果检验 | 第37-38页 |
4.3 实证结果分析 | 第38-43页 |
4.3.1 贵阳银行正向影响回归结果分析 | 第38页 |
4.3.2 总体回归结果与贵阳银行回归结果的对比分析 | 第38-43页 |
5 第三方支付影响下贵阳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研究 | 第43-49页 |
5.1 贵阳银行自身角度 | 第43-46页 |
5.1.1 政策优势下提高支付结算业务的服务水平 | 第43-45页 |
5.1.2 加大中间业务产品创新力度 | 第45-46页 |
5.1.3 把握自身优势维护客户资源 | 第46页 |
5.2 贵阳银行外部环境角度 | 第46-49页 |
5.2.1 加强与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合作 | 第46-47页 |
5.2.2 打造电子商务平台实现交易支付一体化 | 第47页 |
5.2.3 促进与银行间的战略联盟 | 第47-49页 |
6 结论与不足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附录 | 第52-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