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笔花鸟画的绘画语言表现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9-12页 |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二)研究重点及创新点 | 第10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四)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 第11-12页 |
一、新工笔花鸟画成因 | 第12-16页 |
(一)“85美术新潮”的启发 | 第12-13页 |
(二)艺术观念的转变 | 第13-16页 |
二、新工笔花鸟画绘画语言的形式表现 | 第16-29页 |
(一)多样化构图形式的表现 | 第16-23页 |
1.几何表现的重归 | 第17-18页 |
2.空间感的立体表现 | 第18-19页 |
3.图像的错位拼贴与重组 | 第19-21页 |
4.矛盾化的画面张力 | 第21-22页 |
5.极简之美的形式 | 第22-23页 |
(二)色彩表现的主观化 | 第23-29页 |
1.平面装饰感 | 第23-24页 |
2.灰调的运用 | 第24-26页 |
3.虚化的色彩表现 | 第26-29页 |
三、新工笔花鸟画的绘画语言特征 | 第29-44页 |
(一)传统绘画元素的重构 | 第29-33页 |
1.经典的再现 | 第29-31页 |
2.与文人画的结合 | 第31-33页 |
(二)融合西方艺术的思维模式 | 第33-44页 |
1.对西方绘画作品中图像的挪用 | 第33-35页 |
2.现代元素的运用 | 第35-40页 |
3.西方画派理念的借鉴 | 第40-44页 |
四、新工笔花鸟画中绘画语言的未来拓展 | 第44-47页 |
(一)多元化审美观的启示 | 第44-46页 |
(二)新工笔花鸟画绘画语言的当代性与拓展 | 第46-47页 |
结论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