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诗歌、韵文论文--诗歌论文

毛奇龄诗歌及其接受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引言第8-13页
    第一节 选题的来源及意义第8-9页
    第二节 毛奇龄文学研究的现状第9-13页
        一、清及近代对毛奇龄文集的整理和评价第9-10页
        二、当代学人对毛奇龄文学成就的研究第10-13页
上编:毛奇龄诗歌创作研究第13-38页
    第一章 毛奇龄诗歌的宗唐倾向第13-24页
        第一节 毛奇龄宗唐倾向探源第14-17页
            一、师承渊源第14-15页
            二、审美选择第15-16页
            三、政治选择第16-17页
        第二节 毛奇龄宗唐倾向与诗歌创作第17-24页
            一、翻唐人旧题第17-19页
            二、毛奇龄的杜诗情结第19-24页
    第二章 学唐而自有新意:毛奇龄的诗歌内容及风格第24-38页
        第一节 毛奇龄的诗歌内容第24-32页
            一、怀古咏史寄寓兴亡之感第24-27页
            二、怀友赠答抒写真挚友情第27-29页
            三、感伤身世抒发羁旅之情第29-31页
            四、历游山水描绘旅途风光第31-32页
        第二节 毛奇龄的诗歌风格第32-38页
            一、古体诗——委婉昳丽神思绵邈第32-34页
            二、律诗——神景开大宏肆隽丽第34-36页
            三、绝句——融情隽旨流风眇靡第36-38页
下编 毛奇龄诗歌接受研究第38-62页
    第三章 清及近代学人选毛奇龄诗歌研究第38-51页
        第一节 《箧衍集》选毛奇龄诗歌研究第38-42页
        第二节 《国朝诗别裁集》选毛奇龄诗歌研究第42-46页
        第三节 其他选家对毛奇龄诗歌的选择和评价第46-51页
            一、《南州诗略》选毛奇龄诗歌研究第46-48页
            二、《清诗纪事初编》选毛奇龄诗歌研究第48-51页
    第四章 清人评点毛奇龄诗歌研究第51-62页
        第一节 清人评点毛奇龄诗歌的方式第51-56页
            一、三大批评体系的建构第51-54页
            二、点悟式的人生体验第54-56页
        第二节 清人评点毛奇龄诗歌的作用和价值第56-62页
            一、文学价值——“嘉惠来学”第56-57页
            二、文献价值——“有稗于史”第57-62页
结语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5页
致谢第65-66页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ACT-R认知模型的脑力负荷评价研究
下一篇:延边汉文文学批评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