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CT-R认知模型的脑力负荷评价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9-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3 研究的内容与贡献 | 第13-14页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页 |
1.3.2 研究的关键问题 | 第13页 |
1.3.3 论文的创新点 | 第13-14页 |
1.4 论文的基本框架 | 第14-15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研究的综述 | 第15-25页 |
2.1 人控交会对接任务的简介 | 第15-17页 |
2.2 认知模型的研究 | 第17-21页 |
2.2.1 SOAR认知模型 | 第17-18页 |
2.2.2 EPIC认知模型 | 第18页 |
2.2.3 ACT-R认知模型 | 第18-21页 |
2.3 脑力负荷评价的研究 | 第21-24页 |
2.3.1 生理参数测量法 | 第21-22页 |
2.3.2 主观等级测量法 | 第22-23页 |
2.3.3 任务绩效法 | 第23-24页 |
2.4 ACT-R认知模型的脑力负荷评价研究 | 第24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三章 人控交会对接任务的ACT-R认知建模 | 第25-37页 |
3.1 ACT-R模型主要构造与运行 | 第25-32页 |
3.1.1 ACT-R模型的感知信息 | 第25-28页 |
3.1.2 ACT-R模型的决策策略 | 第28-30页 |
3.1.3 ACT-R模型的控制策略 | 第30-32页 |
3.2 ACT-R模型认知行为描述 | 第32-35页 |
3.2.1 程序性知识 | 第33-34页 |
3.2.2 陈述性知识 | 第34-35页 |
3.3 ACT-R模型与仿真平台通信 | 第35-3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四章 人控交会对接任务的脑力负荷评价 | 第37-50页 |
4.1 ACT-R模型中脑力负荷评价的假设 | 第37-38页 |
4.2 脑力负荷值的数学描述 | 第38-41页 |
4.3 实验研究 | 第41-49页 |
4.3.1 实验设计 | 第41-44页 |
4.3.2 实验数据分析 | 第44-48页 |
4.3.3 实验结果讨论 | 第48-4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0-52页 |
5.1 研究工作总结 | 第50页 |
5.2 研究工作展望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60页 |
致谢 | 第60-62页 |
附录A | 第62-65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