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就业力影响的实证分析--以江西财经大学为例
| 摘要 | 第7-8页 |
| Abstract | 第8-9页 |
| 1 绪论 | 第10-18页 |
| 1.1 选题缘由与课题界定 | 第10-11页 |
| 1.2 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1-12页 |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 1.3 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 1.3.1 理论意义 | 第15页 |
| 1.3.2 实践意义 | 第15-16页 |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6-18页 |
| 1.4.1 研究思路 | 第16页 |
| 1.4.2 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 2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18-24页 |
| 2.1. 基本概念 | 第18-21页 |
| 2.1.1 创业教育 | 第18-19页 |
| 2.1.2 就业力 | 第19-20页 |
| 2.1.3 大学生就业力 | 第20-21页 |
| 2.2 理论基础 | 第21-24页 |
| 2.2.1 人力资本理论 | 第21-22页 |
| 2.2.2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第22-23页 |
| 2.2.3 创业教育理论 | 第23-24页 |
| 3 大学生就业力评价体系构建 | 第24-30页 |
| 3.1 大学生就业力内涵及其构成 | 第24-26页 |
| 3.1.1 大学生就业力的内涵 | 第24页 |
| 3.1.2 大学生就业力的维度 | 第24-25页 |
| 3.1.3 大学生就业力的概念模型 | 第25-26页 |
| 3.2 制约大学生就业力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26-27页 |
| 3.3 大学生就业力评价体系及指标设计 | 第27-30页 |
| 4 江西财经大学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就业力的影响 | 第30-45页 |
| 4.1 调研目的及调研方法 | 第30页 |
| 4.1.1 调研目的 | 第30页 |
| 4.1.2 调研方法 | 第30页 |
| 4.2 调研范围 | 第30-32页 |
| 4.3 调研过程 | 第32-40页 |
| 4.3.1 问卷调研样本的介绍 | 第32-35页 |
| 4.3.2 大学生就业力指标数据分析 | 第35-40页 |
| 4.4 调研结果与分析 | 第40-43页 |
| 4.4.1 大学生就业力评估的总体评价 | 第40-41页 |
| 4.4.2 大学生就业力与创业教育相关性数据分析 | 第41-43页 |
| 4.5 调研结论 | 第43-45页 |
| 5 对策与展望 | 第45-48页 |
| 5.1 对策建议 | 第45-47页 |
| 5.1.1 加大创业教育投入,拓展创业教育覆盖面 | 第45页 |
| 5.1.2 转变创业教育观念,加强就业指导实用性 | 第45页 |
| 5.1.3 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助力职业生涯发展 | 第45-46页 |
| 5.1.4 建立科学合理的创业教育专业和课程体系 | 第46页 |
| 5.1.5 拓宽创业教育技能培训和实践途径 | 第46-47页 |
| 5.2 展望 | 第47-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 附录 | 第51-53页 |
| 致谢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