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理论论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与德治结合机制建设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7页
引言第12-19页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2-13页
        1.研究背景第12页
        2.研究意义第12-13页
    (二) 文献与研究综述第13-16页
        1.文献综述第13-15页
        2.研究综述第15-16页
    (三) 研究内容、思路与研究方法第16-18页
        1.研究内容第16-17页
        2.研究思路第17页
        3.研究方法第17-18页
    (四) 创新和不足之处第18-19页
        1.创新之处第18页
        2.不足之处第18-19页
一、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基本问题阐释第19-37页
    (一)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内涵第19-23页
        1.依法治国的内涵第19-21页
        2.以德治国的内涵第21-22页
        3.内涵的辨析第22-23页
    (二)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提出和发展第23-27页
        1.依法治国的提出和发展第23-25页
        2.以德治国的提出和发展第25-27页
    (三)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关系第27-29页
        1.以德治国是依法治国的基础第27-28页
        2.依法治国是以德治国的保障第28-29页
    (四)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理论基础第29-37页
        1.法主德辅的现代治理模式第29-31页
        2.良法理论第31-34页
        3.善治理论第34-37页
二、推动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建设的重大意义、可行性和合理性及其机制构建第37-45页
    (一) 推动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互动的重大意义第37-40页
        1.重要性第37-38页
        2.紧迫性第38-40页
    (二)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可行性和合理性第40-43页
        1.理论争议第40-41页
        2.可行性和合理性辨析第41-43页
    (三) 良法善治的需要构建的具体机制第43-45页
        1.信息机制第43页
        2.公布机制第43-44页
        3.监督机制第44页
        4.实施机制第44页
        5.反馈机制第44-45页
三、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建设及结合机制建设现状分析第45-51页
    (一)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机制探索取得的成绩第45-46页
    (二)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及机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第46-49页
        1.国家司法公信机制不健全第46-47页
        2.企事业单位法制诚信建设机制不完善第47页
        3.公民的德法教育机制不完备第47-48页
        4.第三方监督机制不通畅第48页
        5.网络监管机制的缺失第48-49页
    (三) 原因分析第49-51页
        1.立法、司法等活动体制方面的不足第49页
        2.市场经济发展的不完全、不成熟第49-50页
        3.经济发展迅速,人口众多,城乡、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第50页
        4.社会运行缺乏有效的监督监管体制第50-51页
        5.网民法治道德意识的淡薄第51页
四、新时代大力加强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机制建设的探索第51-58页
    (一) 建立和完善有效的司法公信建设机制第51-53页
        1.推进司法体制改革,促进独立司法机制第52页
        2.保证司法活动的公正公开,促进阳光司法机制第52-53页
        3.加强普法工作,促进法治理念培养机制第53页
    (二) 构建和推动社会单位法治诚信落实机制第53-55页
        1.优化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和法律思维培养机制第53-54页
        2.增强国家机关的管理监察机制第54页
        3.强化社会主体的监督反馈机制第54-55页
    (三) 推动和完善人民法治思维和道德意识的建设机制第55-57页
        1.经济体制改革和从实际出发相结合的运行机制第55-56页
        2.大力发展人民法德意识教育机制第56页
        3.建立健全人民信用记录管理机制第56-57页
    (四) 积极探索多种有效和可行的具体结合机制第57-58页
结语第58-60页
参考文献第60-69页
致谢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山东省济宁市基层公安民警职业倦怠问题研究
下一篇:涉法网络舆情危机应对研究--以内蒙古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