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交通运输经济论文--旅游经济论文--中国旅游事业论文--地方旅游事业论文

马鞍底“中国·红河蝴蝶谷”生态旅游开发管理研究

中文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4页
    第一节 选题背景第9页
    第二节 研究现状第9-10页
    第三节 选题目的与选题意义第10-11页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11-14页
        一、研究内容第11页
        二、研究方法第11-12页
        三、技术路线第12-14页
第二章 理论基础第14-22页
    第一节 生态旅游第14-15页
        一、生态旅游的概念第14页
        二、生态旅游与传统旅游的区别第14-15页
    第二节 生态旅游开发的基本原则第15-17页
        一、可持续原则第16页
        二、保护性开发第16页
        三、突出特色第16-17页
        四、协调性原则第17页
        五、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第17页
    第三节 利益主体理论第17-18页
    第四节 SWOT分析模型第18页
    第五节 生态旅游的开发管理模式第18-22页
        一、与生态环境容量相适应的旅游开发模式第19-20页
        二、“硬管理”与“软管理”齐抓共建的管理模式第20页
        三、自然、经济和社会效益相互平衡的管理模式第20-22页
第三章 马鞍底“中国·红河蝴蝶谷”旅游发展现状第22-33页
    第一节 马鞍底乡基本情况第22-23页
    第二节 马鞍底生态旅游资源概况第23-26页
        一、森林资源第23页
        二、动植物资源第23-24页
        三、水资源第24-25页
        四、蝴蝶资源第25页
        五、生态旅游景观第25-26页
    第三节 马鞍底蝴蝶谷旅游发展现状第26-28页
        一、基础设施建设第26-27页
        二、文化产业基础建设第27页
        三、旅游业发展情况第27-28页
    第四节 马鞍底“中国·红河蝴蝶谷”旅游发展SWOT分析第28-33页
        一、Strengths—优势第28-29页
        二、Weaknesses—劣势第29-30页
        三、Opportunities—机遇第30-31页
        四、Threats—挑战第31-33页
第四章 马鞍底“中国·红河蝴蝶谷”旅游开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第33-41页
    第一节 规划相对滞后第33-36页
        一、保护区与开发区相混淆第33-34页
        二、景区规划引导性不够第34页
        三、交通规划前瞻性不足第34-35页
        四、旅游发展规划与当地经济发展存在某些矛盾第35-36页
    第二节 旅游容量不足第36-38页
        一、景区容量小第36页
        二、接待能力差第36-37页
        三、不能满足消费需求第37-38页
    第三节 管理水平较低第38-41页
        一、资源管理第38-39页
        二、景区管理第39-40页
        三、违章建筑治理第40页
        四、不法小商贩治理第40-41页
第五章 马鞍底“中国·红河蝴蝶谷”生态旅游开发管理的对策建议第41-57页
    第一节 分区保护与分期开发第41-48页
        一、分区保护与分期开发的依据第41-44页
        二、分区保护与分期开发管理的设想第44-47页
        三、分区保护与分期开发管理的可行性分析第47-48页
    第二节 制度管理与生态伦理引导相结合第48-52页
        一、制度管理第49-51页
        二、生态伦理引导第51-52页
    第三节 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增长点第52-57页
        一、经济手段第52-54页
        二、行政改革第54-55页
        三、社区参与第55-57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57-60页
    第一节 结论第57-58页
    第二节 创新点第58-59页
    第三节 不足与展望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2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第62-63页
致谢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河北省周窝旅游特色小镇发展潜力研究
下一篇:高管政治关联、海外经历与企业创新绩效--基于企业海外研发动机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