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0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第12-18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第17-18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8-20页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页 |
1.3.2 主要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概述 | 第20-26页 |
2.1 相关概念概述 | 第20-22页 |
2.1.1 特色小镇相关概念 | 第20-21页 |
2.1.2 旅游发展潜力相关概念 | 第21-22页 |
2.2 基础理论概述 | 第22-25页 |
2.2.1 旅游供需理论概述 | 第22-23页 |
2.2.2 旅游系统理论概述 | 第23-24页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4-25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3章 河北省周窝旅游特色小镇发展现状分析 | 第26-38页 |
3.1 河北省周窝旅游特色小镇现状分析 | 第26-28页 |
3.1.1 周窝旅游特色小镇基本概况 | 第26-27页 |
3.1.2 周窝旅游特色小镇建设的主要进展与成果 | 第27-28页 |
3.1.3 周窝旅游特色小镇发展现状的不足 | 第28页 |
3.2 河北省周窝镇与浙江省旅游型特色小镇发展现状对比分析 | 第28-37页 |
3.2.1 旅游供给现状对比分析 | 第28-31页 |
3.2.2 旅游需求现状对比分析 | 第31-33页 |
3.2.3 旅游支持力现状对比分析 | 第33-37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4章 河北省周窝旅游特色小镇发展潜力测评及分析 | 第38-63页 |
4.1 旅游型特色小镇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38-43页 |
4.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第38-39页 |
4.1.2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39-40页 |
4.1.3 评价指标体系的分析说明 | 第40-43页 |
4.2 指标权重确定及测评方法分析 | 第43-51页 |
4.2.1 数据来源 | 第43-44页 |
4.2.2 层次-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 | 第44-50页 |
4.2.3 TOPSIS测评方法 | 第50-51页 |
4.3 河北省周窝镇与浙江省旅游型特色小镇发展潜力比较分析 | 第51-60页 |
4.3.1 供给潜力测评结果及分析 | 第51-54页 |
4.3.2 需求潜力测评结果分析 | 第54-56页 |
4.3.3 支持力潜力测评结果分析 | 第56-58页 |
4.3.4 旅游发展潜力综合测评分析 | 第58-60页 |
4.4 河北省周窝旅游特色小镇发展潜力综合分析 | 第60-62页 |
4.4.1 河北省周窝旅游特色小镇二级指标发展潜力分析 | 第60-61页 |
4.4.2 河北省周窝旅游特色小镇三级指标发展潜力分析 | 第61-62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5章 河北省周窝旅游特色小镇发展潜力提升对策 | 第63-73页 |
5.1 旅游供给系统潜力提升对策 | 第63-66页 |
5.1.1 促进旅游资源整合 | 第63-64页 |
5.1.2 促进周旅游品质与知名度提升 | 第64-65页 |
5.1.3 完善小镇系统功能 | 第65-66页 |
5.2 旅游需求系统潜力提升对策 | 第66-68页 |
5.2.1 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力度 | 第66-67页 |
5.2.2 加强区域旅游合作 | 第67-68页 |
5.2.3 提高旅游消费水平 | 第68页 |
5.3 旅游支持力系统潜力提升对策 | 第68-71页 |
5.3.1 提高对旅游的经济支持 | 第69页 |
5.3.2 发挥科技文化对旅游的支持作用 | 第69-70页 |
5.3.3 加强小镇环境建设 | 第70-71页 |
5.3.4 发挥政府扶持政策对旅游发展的推动力 | 第7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结论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9页 |
附录1 旅游发展型特色小镇名单 | 第79-81页 |
攻读硕士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81-82页 |
致谢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