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历史演义小说在韩国的传播研究
摘要 | 第4-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目录 | 第11-13页 |
引言 | 第13-30页 |
第一节 研究对象之界定 | 第14-18页 |
第二节 研究意义与方法 | 第18-21页 |
第三节 明代历史演义小说传播在韩国的研究回顾 | 第21-30页 |
第一章 明代历史演义小说的传入与翻译 | 第30-41页 |
第一节 传入概况与态度 | 第30-36页 |
第二节 接纳方式与出版作品 | 第36-41页 |
第二章 《西汉通俗演义》与次生作品 | 第41-60页 |
第一节 《西汉通俗演义》之传入与版本 | 第41-44页 |
第二节 项羽为主次生作品 | 第44-50页 |
第三节 张良为主次生作品 | 第50-53页 |
第四节 战争故事为主次生作品 | 第53-55页 |
第五节 《西汉通俗演义》与次生作品综合比较 | 第55-60页 |
第三章 《封神演义》与次生作品 | 第60-73页 |
第一节 《封神演义》之传入与版本 | 第60-62页 |
第二节 《苏妲己传》 | 第62-66页 |
第三节 《姜太公实记》 | 第66-68页 |
第四节 《封神演义》与次生作品综合比较 | 第68-73页 |
第四章 《隋唐演义》与次生作品 | 第73-87页 |
第一节 《隋唐演义》的传入与版本 | 第73-74页 |
第二节 《隋唐演义》与次生作品《隋炀帝行乐记》 | 第74-76页 |
第三节 《隋炀帝艳史》与次生作品《隋唐演义》 | 第76-79页 |
第四节 《隋唐演义》与《杨贵妃》 | 第79-82页 |
第五节 《隋唐演义》与次生作品综合比较 | 第82-87页 |
第五章 《列国志》与次生作品 | 第87-104页 |
第一节 《列国志》的传入与版本 | 第87-90页 |
第二节 《齐桓公》 | 第90-91页 |
第三节 《晋文公》 | 第91-92页 |
第四节 《伍子胥实记》 | 第92-94页 |
第五节 《孙庞演义》 | 第94-98页 |
第六节 《苏秦张仪传》 | 第98页 |
第七节 《秦始皇实记》 | 第98-99页 |
第八节 《列国志》与次生作品综合比较 | 第99-104页 |
第六章 《三国演义》与次生作品 | 第104-127页 |
第一节 《三国演义》的传入与版本 | 第104-110页 |
第二节 部分翻译类型次生作品 | 第110-117页 |
第三节 创意类型次生作品 | 第117-123页 |
第四节 《三国演义》与次生作品综合比较 | 第123-127页 |
第七章 明代历史演义小说与次生作品的关系 | 第127-136页 |
第一节 文学史的影响 | 第127-131页 |
第二节 社会文化上的影响 | 第131-136页 |
结论 | 第136-140页 |
参考文献 | 第140-146页 |
后记 | 第146-148页 |
在学期间论文及著作公开发表情况 | 第1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