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8页 |
1.1 课题的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7-8页 |
1.1.1 课题的来源 | 第7页 |
1.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7-8页 |
1.2 卫星综合总线系统即插即用技术研究的现状 | 第8-17页 |
1.2.1 欧美航天产品即插即用技术研究 | 第8-15页 |
1.2.2 国内航天产品即插即用技术研究 | 第15-17页 |
1.3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7-18页 |
第二章 即插即用对象的研究 | 第18-41页 |
2.1 卫星的基本组成 | 第18-20页 |
2.1.1 卫星平台组成 | 第18-19页 |
2.1.2 有效载荷种类 | 第19-20页 |
2.2 有效载荷与卫星平台电气接口 | 第20-31页 |
2.2.1 有效载荷与卫星平台电气接口概述 | 第20-21页 |
2.2.2 信息流接口描述 | 第21-27页 |
2.2.3 数据流接口描述 | 第27-31页 |
2.2.4 小结 | 第31页 |
2.3 有效载荷与卫星平台数据交互内容 | 第31-38页 |
2.3.1 有效载荷与卫星平台信息流交互内容 | 第31-34页 |
2.3.2 有效载荷与卫星平台数据流交互内容 | 第34-37页 |
2.3.3 小结 | 第37-38页 |
2.4 信息流及数据流即插即用工程实现中应考虑的问题 | 第38-40页 |
2.4.1 有效载荷与卫星平台信息、数据流关系分析 | 第38页 |
2.4.2 即插即用的任务分析 | 第38-39页 |
2.4.3 即插即用实现的约束条件分析 | 第39-40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三章 综合总线系统体制选择 | 第41-47页 |
3.1 当前成熟可靠的工业用总线调研 | 第41-43页 |
3.1.1 I2C总线技术分析 | 第41页 |
3.1.2 RS422总线技术分析 | 第41-42页 |
3.1.3 Ethernet总线技术分析 | 第42页 |
3.1.4 IEEE 1394总线技术分析 | 第42页 |
3.1.5 USB总线技术分析 | 第42-43页 |
3.2 当前航天用总线优化设计分析 | 第43-45页 |
3.2.1 MIL-STD-1553B总线技术分析 | 第43-44页 |
3.2.2 CAN总线技术分析 | 第44页 |
3.2.3 SpaceWire总线技术分析 | 第44-45页 |
3.3 综合总线系统的选取 | 第45-4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四章 综合总线系统设计 | 第47-55页 |
4.1 体系架构设计 | 第47-48页 |
4.2 信息流的即插即用硬件平台设计 | 第48-52页 |
4.2.1 ID分配和识别设计 | 第48-49页 |
4.2.2 电子数据表格设计 | 第49-52页 |
4.3 数据流的即插即用硬件平台设计 | 第52-5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五章 信息流控制软件设计 | 第55-63页 |
5.1 有效载荷接入识别软件设计 | 第55-57页 |
5.2 有效载荷状态维护软件设计 | 第57-60页 |
5.2.1 任务桩设计原理 | 第57-58页 |
5.2.2 任务桩维护软件设计 | 第58-60页 |
5.3 遥测数据获取软件设计 | 第60-62页 |
5.3.1 遥测请求队列设计原理 | 第60-61页 |
5.3.2 遥测数据获取软件设计 | 第61-62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六章 验证试验设计与实施 | 第63-72页 |
6.1 试验项目设计 | 第63-64页 |
6.2 参试设备统计 | 第64-66页 |
6.3 试验实施过程及结果 | 第66-71页 |
6.3.1 1553B总线即插即用验证 | 第66-68页 |
6.3.2 SpaceWire总线即插即用验证 | 第68-69页 |
6.3.3 综合总线系统验证 | 第69-71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2-74页 |
7.1 总结 | 第72页 |
7.2 本文的不足及展望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6-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