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CIe的多路串行通信模块设计与实现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绪论 | 第8-17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1-16页 |
1.2.1 多路数据采集 | 第11-13页 |
1.2.2 数据链路层协议研究 | 第13-14页 |
1.2.3 PCIe的串行化应用 | 第14-16页 |
1.3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6-17页 |
第2章流量控制协议设计 | 第17-31页 |
2.1 引言 | 第17页 |
2.2 流控方案选择 | 第17-18页 |
2.3 协议设计需求 | 第18-19页 |
2.4 帧格式及实现 | 第19-23页 |
2.4.1 协议帧格式 | 第20-22页 |
2.4.2 帧格式实现 | 第22-23页 |
2.5 差错检测 | 第23-24页 |
2.5.1 比特差错 | 第23-24页 |
2.5.2 帧丢失 | 第24页 |
2.6 滑动窗口 | 第24-30页 |
2.6.1 1比特滑动窗口协议 | 第25页 |
2.6.2 选择重传协议 | 第25-27页 |
2.6.3 链路利用率分析 | 第27-29页 |
2.6.4 滑动窗口机制选择 | 第29-30页 |
2.7 超时定时器定时时间设定 | 第30页 |
2.8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3章多路串行通信的实现 | 第31-42页 |
3.1 引言 | 第31页 |
3.2 硬件平台简介 | 第31-34页 |
3.2.1 系统方案设计 | 第31-33页 |
3.2.2 RS422 接口 | 第33-34页 |
3.3 串行通信在Linux内核中的实现机制 | 第34-37页 |
3.3.1 终端设备层结构 | 第35-36页 |
3.3.2 UART层结构 | 第36-37页 |
3.4 硬件驱动程序设计 | 第37-40页 |
3.4.1 数据结构 | 第37-38页 |
3.4.2 模块的加载与卸载函数 | 第38页 |
3.4.3 发送和接收数据流程 | 第38-40页 |
3.4.4 并发控制 | 第4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第4章应用程序设计及系统调试 | 第42-51页 |
4.1 引言 | 第42页 |
4.2 串行通信的实现 | 第42-44页 |
4.2.1 串行控制类 | 第42-43页 |
4.2.2 串行通信类 | 第43-44页 |
4.3 图形视图框架 | 第44-45页 |
4.4 数据存储 | 第45-46页 |
4.4.1 创建数据库连接 | 第46页 |
4.4.2 数据库操作 | 第46页 |
4.5 系统调试 | 第46-50页 |
4.5.1 测试平台 | 第47页 |
4.5.2 测试环境 | 第47页 |
4.5.3 测试结果 | 第47-49页 |
4.5.4 结果分析 | 第49-50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结论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