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15页 |
1.1 光伏设备状态辅助检修系统的研究意义 | 第10-14页 |
1.1.1 设备维修体制概述 | 第10-11页 |
1.1.2 传统维修体制的缺点 | 第11-12页 |
1.1.3 设备状态维修的优越性 | 第12页 |
1.1.4 状态检修的可行性分析 | 第12-13页 |
1.1.5 光伏设备状态辅助检修系统的现实意义 | 第13-14页 |
1.2 本文主要工作 | 第14页 |
1.3 章节安排 | 第14-15页 |
第二章 光伏设备状态辅助检修系统研究背景 | 第15-31页 |
2.1 检修系统理论体系 | 第15-17页 |
2.2 设备检修主要技术 | 第17-26页 |
2.2.1 传感器技术 | 第17页 |
2.2.2 数据采集与信号处理技术 | 第17-19页 |
2.2.3 故障诊断技术 | 第19-21页 |
2.2.4 设备寿命管理与预测技术 | 第21-22页 |
2.2.5 设备可靠性技术 | 第22-23页 |
2.2.6 数据库技术 | 第23-26页 |
2.3 国内外状态检修的发展与应用 | 第26-28页 |
2.4 检修系统开发环境 | 第28-30页 |
2.4.1 系统开发依据 | 第28页 |
2.4.2 Microsoft SQL Server数据库 | 第28-29页 |
2.4.3 Microsoft OLAP Service | 第29页 |
2.4.4 Visual Basic | 第29-30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光伏设备状态辅助检修系统的概要设计 | 第31-54页 |
3.1 系统需求 | 第31-32页 |
3.2 光伏设备状态辅助检修系统设计 | 第32-36页 |
3.2.1 系统结构 | 第32-33页 |
3.2.2 逻辑结构设计 | 第33-34页 |
3.2.3 系统功能结构 | 第34-36页 |
3.3 数据库的设计 | 第36-38页 |
3.3.1 数据库需求分析 | 第37页 |
3.3.2 数据库概念设计 | 第37-38页 |
3.3.3 数据库逻辑设计 | 第38页 |
3.4 数据库的建立 | 第38-40页 |
3.5 数据分析方法设计 | 第40-49页 |
3.5.1 特征信号提取的故障诊断分析方法 | 第40-41页 |
3.5.2 决策树分析方法 | 第41-43页 |
3.5.3 关联分析方法 | 第43-45页 |
3.5.4 时间序列分析方法 | 第45-49页 |
3.6 数据流图 | 第49-53页 |
3.6.1 顶层数据流图 | 第49-50页 |
3.6.2 第0层数据流图 | 第50-51页 |
3.6.3 第1层数据流图 | 第51-53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四章 光伏设备状态辅助检修系统详细设计与实现 | 第54-75页 |
4.1 软件流程示意图 | 第54-55页 |
4.2 数据采集系统模块设计 | 第55-58页 |
4.2.1 采集系统流程图 | 第55页 |
4.2.2 系统硬件框图 | 第55-56页 |
4.2.3 采集系统设计 | 第56-57页 |
4.2.4 单片机设计 | 第57-58页 |
4.3 层压设备性能分析子系统模块设计 | 第58-63页 |
4.3.1 层压设备性能分析子系统流程图 | 第58-59页 |
4.3.2 层压硅胶皮性能分析模块 | 第59-61页 |
4.3.3 层压机数据预处理模块 | 第61-62页 |
4.3.4 层压机真空泵性能分析模块 | 第62-63页 |
4.4 光焊机性能分析子系统 | 第63-69页 |
4.4.1 光焊设备性能分析子系统流程图 | 第63-64页 |
4.4.2 隐裂分析模块 | 第64-69页 |
4.5 总测设备性能分析子系统 | 第69-71页 |
4.5.1 总测设备性能分析子系统流程图 | 第69-70页 |
4.5.2 曝光灯性能趋势分析模块 | 第70-71页 |
4.6 系统其它功能模块说明 | 第71-74页 |
4.6.1 传感器的静态标定模块 | 第71-72页 |
4.6.2 文件保存打印等模块。 | 第72-73页 |
4.6.3 设备知识库模块 | 第73页 |
4.6.4 系统其它设计说明 | 第73-74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第五章 系统测试 | 第75-80页 |
5.1 软件测试 | 第75-79页 |
5.1.1 软件设计基本思想 | 第75页 |
5.1.2 软件功能测试 | 第75-79页 |
5.2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第六章 总结 | 第80-82页 |
6.1 本文主要完成的工作 | 第80页 |
6.2 存在的问题及研究方向 | 第80-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