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目录 | 第8-10页 |
1 绪论 | 第10-20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1-17页 |
1.2.1 易损性指数研究现状 | 第12页 |
1.2.2 易损性曲线法的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1.2.3 易损性曲线法的比较 | 第17页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7-20页 |
2 桥梁易损性分析理论与方法 | 第20-36页 |
2.1 概述 | 第20-21页 |
2.2 地震动输入 | 第21-23页 |
2.2.1 选取地震波 | 第21-22页 |
2.2.2 选择地震动参数 | 第22-23页 |
2.3 桥梁地震损伤指标的确定 | 第23-28页 |
2.3.1 破坏准则 | 第23-25页 |
2.3.2 损伤状态的描述及损伤指标的量化 | 第25-28页 |
2.4 基于位移延性比的桥墩损伤指标确定 | 第28-35页 |
2.4.1 钢筋混凝土的弯矩-曲率分析 | 第28-31页 |
2.4.2 损伤指标的确定 | 第31-32页 |
2.4.3 桥墩剪切破坏的判别准则 | 第32-35页 |
2.5 桥梁地震易损性分析 | 第35页 |
2.6 小结 | 第35-36页 |
3 橡胶支座易损性分析 | 第36-64页 |
3.1 支座损伤指标确定 | 第36-37页 |
3.2 支座模型 | 第37-38页 |
3.3 不考虑桥墩位移的支座易损性分析 | 第38-44页 |
3.3.1 算例 | 第38-39页 |
3.3.2 支座非线性时程分析 | 第39-43页 |
3.3.3 支座易损性曲线的建立 | 第43-44页 |
3.4 考虑墩顶弹性位移的支座易损性分析 | 第44-49页 |
3.4.1 考虑墩顶弹性位移的支座非线性时程分析 | 第44-48页 |
3.4.2 考虑墩顶弹性位移的支座易损性曲线的建立 | 第48-49页 |
3.5 考虑桥墩地震损伤的支座易损性分析 | 第49-62页 |
3.5.1 本构模型 | 第50-51页 |
3.5.2 桥墩易损性曲线分析 | 第51-58页 |
3.5.3 考虑桥墩损伤的支座易损性曲线的建立 | 第58-62页 |
3.6 小结 | 第62-64页 |
4 全桥易损性分析 | 第64-74页 |
4.1 上部结构梁体地震易损性分析 | 第64-70页 |
4.1.1 梁体损伤指标的确定 | 第64-65页 |
4.1.2 梁体的非线性时程分析 | 第65-69页 |
4.1.3 梁体易损性曲线的建立 | 第69-70页 |
4.2 全桥易损性分析 | 第70-72页 |
4.2.1 结构体系可靠度概述 | 第70-71页 |
4.2.2 基于贝叶斯定理的全桥易损性曲线的建立 | 第71-72页 |
4.3 震后桥梁通行能力评估 | 第72-73页 |
4.4 小结 | 第73-74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74-76页 |
5.1 结论 | 第74-75页 |
5.2 展望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0页 |
附录A 地震波的选取 | 第80-84页 |
作者简历 | 第84-88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