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目录 | 第8-10页 |
| 1 前言 | 第10-14页 |
| 1.1 选题依据 | 第10-11页 |
| 1.2 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14-16页 |
| 2.1 研究对象 | 第14页 |
| 2.2 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 2.2.1 文献方法 | 第14页 |
| 2.2.2 录像观察法 | 第14页 |
| 2.2.3 数学方法 | 第14页 |
| 2.2.4 逻辑方法 | 第14-16页 |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16-50页 |
| 3.1 中国女排与三队主攻队员各项身体素质指标的比较 | 第16-22页 |
| 3.1.1 年龄结构比较 | 第18-19页 |
| 3.1.2 身髙比较 | 第19页 |
| 3.1.3 体重比较 | 第19-20页 |
| 3.1.4 扣球高度比较 | 第20-21页 |
| 3.1.5 拦网高度比较 | 第21-22页 |
| 3.2 中国女排与三队主攻队员技术运用效果的比较 | 第22-47页 |
| 3.2.1 发球技术运用效果的比较 | 第23-27页 |
| 3.2.2 接发球技术运用效果的比较 | 第27-32页 |
| 3.2.3 一传技术运用效果的比较 | 第32-36页 |
| 3.2.4 扣球技术运用效果的比较 | 第36-42页 |
| 3.2.5 拦网技术运用效果的比较 | 第42-47页 |
| 3.3 展望世界女排主攻队员的发展趋势 | 第47-50页 |
| 3.3.1 全、高、快、变仍是世界女排的发展趋势 | 第47-48页 |
| 3.3.2 重视队员心理素质的训练 | 第48页 |
| 3.3.3 突出核心队员的作用 | 第48-49页 |
| 3.3.4 训练手段现代化 | 第49页 |
| 3.3.5 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 第49-50页 |
| 4 结论与建议 | 第50-52页 |
| 4.1 结论 | 第50页 |
| 4.2 建议 | 第50-52页 |
| 注释 | 第52-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60页 |
| 附录A | 第60-62页 |
| 附录B | 第62-64页 |
| 致谢 | 第64-66页 |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