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目录 | 第6-9页 |
图表清单 | 第9-11页 |
缩略词 | 第11-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6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2 课题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 存在的问题 | 第14页 |
1.4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 第14-15页 |
1.5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5-16页 |
第二章 容错中间件相关技术研究现状 | 第16-23页 |
2.1 容错技术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2.2 容错中间件思想 | 第17-20页 |
2.2.1 中间件技术 | 第17-18页 |
2.2.2 容错中间件 | 第18-20页 |
2.3 国内外容错中间件介绍 | 第20-22页 |
2.3.1 面向对象容错中间件 | 第20页 |
2.3.2 基于 CORBA 模型的容错中间件 | 第20-21页 |
2.3.3 基于反射的容错中间件 | 第21-22页 |
2.4 小结 | 第22-23页 |
第三章 基于时间触发的容错机制研究 | 第23-43页 |
3.1 时间触发架构 | 第23-24页 |
3.2 时间触发以太网 | 第24-29页 |
3.2.1 时间触发以太网模型描述 | 第24-26页 |
3.2.2 时间触发以太网通信机制 | 第26-28页 |
3.2.3 时间触发以太网容错机制 | 第28-29页 |
3.3 基于时间触发的容错算法 | 第29-42页 |
3.3.1 故障假设 | 第29-30页 |
3.3.2 GMP 容错机制 | 第30-31页 |
3.3.3 GMA 算法 | 第31-37页 |
3.3.3.1 GMA 算法描述 | 第32-33页 |
3.3.3.2 GMA 算法示例 | 第33-37页 |
3.3.4 GMA 算法实现与验证 | 第37-42页 |
3.3.4.1 GMA 算法容错流程 | 第37-41页 |
3.3.4.2 GMA 容错验证 | 第41-42页 |
3.4 小结 | 第42-43页 |
第四章 基于时间触发的容错通信中间件模型设计 | 第43-61页 |
4.1 系统架构的设计 | 第43页 |
4.2 功能结构的设计 | 第43-45页 |
4.3 故障检测与恢复详细设计 | 第45-60页 |
4.3.1 PHM 技术 | 第45-46页 |
4.3.2 机载 PHM 功能结构设计 | 第46-47页 |
4.3.3 故障检测与恢复流程 | 第47-50页 |
4.3.4 航空电子系统机载 PHM 知识数据库的设计 | 第50-58页 |
4.3.4.1 知识的获取 | 第50页 |
4.3.4.2 故障树 | 第50-52页 |
4.3.4.3 知识数据库设计 | 第52-56页 |
4.3.4.4 知识数据库实例分析 | 第56-58页 |
4.3.5 推理机设计 | 第58-60页 |
4.3.5.1 诊断推理策略 | 第59页 |
4.3.5.2 推理机的实现流程 | 第59-60页 |
4.4 小结 | 第60-61页 |
第五章 基于时间触发的容错通信中间件的实现与验证 | 第61-69页 |
5.1 错误监控与预防模块 | 第61页 |
5.2 故障检测与诊断模块 | 第61-66页 |
5.2.1 雷达系统故障树分析 | 第62-63页 |
5.2.2 雷达系统故障检测与诊断程序实现 | 第63-64页 |
5.2.3 雷达系统故障检测与诊断功能的实现与验证 | 第64-66页 |
5.3 故障恢复与消除模块 | 第66-68页 |
5.3.1 雷达系统故障恢复的实现与验证 | 第67-68页 |
5.3.2 雷达系统故障消除的实现与验证 | 第68页 |
5.4 小结 | 第68-69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9-71页 |
6.1 主要工作总结 | 第69页 |
6.2 下一步研究工作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