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上海同乡团体所属医院研究(1891-1956年)
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10-21页 |
一、 选题的意义 | 第10页 |
二、 学术回顾 | 第10-20页 |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20-21页 |
第一章 同乡医院的时空分布与科室设置 | 第21-35页 |
第一节 时空分布 | 第21-30页 |
一、 创设时间分布 | 第21-25页 |
二、 空间分布 | 第25-30页 |
第二节 医院科室设置与就诊对象 | 第30-35页 |
一、 医院科室设置 | 第30-32页 |
二、 就诊对象及待遇 | 第32-35页 |
第二章 同乡医院的制度与人员 | 第35-55页 |
第一节 医院的制度 | 第35-40页 |
一、 行政制度 | 第35-38页 |
二、 医务制度 | 第38-40页 |
第二节 管理与医务人员 | 第40-55页 |
一、 董事会成员 | 第40-44页 |
二、 医师 | 第44-48页 |
三、 护士、助产士 | 第48-51页 |
四、 后勤事务人员 | 第51-55页 |
第三章 同乡医院、政府当局与社会 | 第55-70页 |
第一节 政府当局和社会对医院的扶持 | 第55-58页 |
一、 政府当局的政策支持与拨款 | 第55-56页 |
二、 同乡团体的资金投入 | 第56页 |
三、 同乡社群的帮扶 | 第56-57页 |
四、 社会各界的帮助 | 第57-58页 |
第二节 医院对社会的回报 | 第58-70页 |
一、 为同乡和市民提供医疗服务 | 第59-63页 |
二、 参与公共卫生建设 | 第63-65页 |
三、 推进上海卫生教育事业的发展 | 第65-67页 |
四、 充实上海战时救护力量 | 第67-70页 |
第四章 同乡医院的结局与特点 | 第70-76页 |
第一节 医院的结局 | 第70-72页 |
第二节 医院的特点 | 第72-76页 |
一、 非营利性 | 第72页 |
二、 慈善性 | 第72-73页 |
三、 发展不平衡性 | 第73-76页 |
结语 | 第76-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5页 |
后记 | 第85-86页 |
附件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