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综述一 流感病毒反向遗传系统研究进展 | 第9-18页 |
参考文献 | 第13-18页 |
综述二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及其疫苗研究进展 | 第18-27页 |
参考文献 | 第22-27页 |
符号说明 | 第27-29页 |
第一章 表达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S1或GFP基因的NA基因转录/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29-46页 |
1 材料 | 第29-30页 |
1.1 毒株及质粒 | 第29-30页 |
1.2 主要试剂 | 第30页 |
1.3 主要仪器 | 第30页 |
1.4 分子生物学分析软件 | 第30页 |
1.5 RNA操作试剂和器材的DEPC处理 | 第30页 |
2 方法 | 第30-39页 |
2.1 对含病毒的尿囊液进行复苏及纯化 | 第30-31页 |
2.2 基因组RNA的提取 | 第31页 |
2.3 GFP/S1基因插入F株NA基因的载体构建策略 | 第31-39页 |
2.3.1 载体的设计 | 第31-32页 |
2.3.2 引物的设计 | 第32-34页 |
2.3.3 载体F-NA1245-2A-GFP相关片段及全长片段扩增 | 第34-36页 |
2.3.4 载体F-NA183-GFP相关片段及全长片段扩增 | 第36-37页 |
2.3.5 载体F-NA183-S1相关片段及全长片段扩增 | 第37-39页 |
2.4 表达GFP基因或S1基因的嵌合NA基因插入pHW2000 | 第39页 |
3 结果 | 第39-44页 |
3.1 F-NA1245-2A-GFP相关片段及载体全长片段的扩增 | 第40-41页 |
3.2 F-NA183-GFP相关片段及载体全长片段的扩增 | 第41-42页 |
3.3 载体F-NA183-S1相关片段及载体全长片段的扩增 | 第42-43页 |
3.4 3个载体全长片段的连接转化及测序结果比对 | 第43页 |
3.5 载体片段与pHW2000的连接 | 第43-44页 |
4 讨论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6页 |
第二章 NA携带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S1或GFP的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的拯救 | 第46-59页 |
1 材料 | 第46-47页 |
1.1 H9N2亚型禽流感毒株、细胞、鸡胚及血清 | 第46-47页 |
1.2 基因和质粒 | 第47页 |
1.3 主要试剂 | 第47页 |
1.4 主要仪器 | 第47页 |
2 方法 | 第47-51页 |
2.1 转染质粒的准备 | 第47-48页 |
2.2 转染前准备 | 第48页 |
2.3 拯救病毒的条件和方法的摸索 | 第48-49页 |
2.4 获救病毒的血凝(HA)和血凝抑制(HI)试验 | 第49页 |
2.5 pHWNA1245-2A-GFP、pHWNA183-GFP的荧光观察 | 第49-50页 |
2.6 含有GFP/S1基因的病毒的拯救 | 第50页 |
2.7 含有GFP基因的8质粒病毒拯救体系转染后的荧光观察 | 第50页 |
2.8 反转录(RT)提取插入S1基因的重组病毒全基因组 | 第50页 |
2.9 插入GFP基因的重组病毒rF/NA1245-GFP的鉴定 | 第50页 |
2.10 插入S1基因的重组病毒rF/NA183-S1的鉴定 | 第50-51页 |
2.11 插入S1基因的重组病毒rF/NA183-S1的电镜观察 | 第51页 |
3 结果 | 第51-57页 |
3.1 转染方法的比较 | 第51-52页 |
3.2 获救重组病毒rF-1、rF-2、rF-3的血清型鉴定 | 第52页 |
3.3 转录/表达载体pHWNA1245-2A-GFP、pHWNA183-GFP的荧光蛋白的表达 | 第52-53页 |
3.4 含有GFP/S1基因的病毒的拯救 | 第53-54页 |
3.5 含有GFP基因的8质粒病毒拯救体系转染后的荧光观察 | 第54-55页 |
3.6 获救病毒的鉴定 | 第55-56页 |
3.7 获救病毒的电镜观察 | 第56-57页 |
4 讨论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59页 |
全文小结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