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痘病毒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方法的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3-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目录 | 第7-9页 |
| 符号说明 | 第9-10页 |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0-22页 |
| 一 鼠痘病毒概况 | 第10-15页 |
| 1 鼠痘及鼠痘病毒的发现 | 第10-11页 |
| 2 鼠痘病毒毒株 | 第11页 |
| 3 鼠痘病毒的遗传抗性 | 第11-12页 |
| 4 鼠痘病毒的免疫应答 | 第12-13页 |
| 5 鼠痘病毒感染的致病机理 | 第13-14页 |
| 6 鼠痘病毒的检测和防控 | 第14-15页 |
| 二 环介导恒温扩增技术(LAMP) | 第15-22页 |
| 1 LAMP技术的原理 | 第15-17页 |
| 2 LAMP技术的结果分析 | 第17-18页 |
| 3 LAMP技术的特点 | 第18页 |
| 4 LAMP技术的应用 | 第18-22页 |
| 第二部分 论文研究 | 第22-49页 |
| 1 材料 | 第22页 |
| 1.1 试剂 | 第22页 |
| 1.2 仪器 | 第22页 |
| 2 方法 | 第22-35页 |
| 2.1 BHK-21细胞培养 | 第22-23页 |
| 2.2 增殖鼠痘病毒 | 第23-24页 |
| 2.3 鼠痘病毒DNA提取 | 第24页 |
| 2.4 鼠痘病毒保守序列分析 | 第24页 |
| 2.5 鼠痘病毒LAMP引物 | 第24-26页 |
| 2.6 引物筛选 | 第26-28页 |
| 2.7 特异性实验 | 第28-29页 |
| 2.7.1 小鼠多种病毒核酸提取 | 第28页 |
| 2.7.2 特异性实验方法 | 第28-29页 |
| 2.8 敏感性试验 | 第29-30页 |
| 2.8.1 实验样本准备 | 第29-30页 |
| 2.9 重复稳定性实验 | 第30页 |
| 2.10 对比实验 | 第30-31页 |
| 2.11 LAMP结果检测 | 第31页 |
| 2.11.1 指示剂检测 | 第31页 |
| 2.11.2 电泳检测 | 第31页 |
| 2.12 鼠痘病毒环引物 | 第31-33页 |
| 2.13 动物实验 | 第33-35页 |
| 3 实验结果 | 第35-45页 |
| 3.1 鼠痘病毒 | 第35页 |
| 3.2 鼠痘病毒保守序列分析 | 第35-37页 |
| 3.3 LAMP引物筛选 | 第37-39页 |
| 3.4 特异性实验 | 第39-40页 |
| 3.5 敏感性实验 | 第40-41页 |
| 3.6 重复稳定性实验 | 第41页 |
| 3.7 鼠痘病毒PCR实验 | 第41-42页 |
| 3.8 LAMP结果检测 | 第42-43页 |
| 3.9 鼠痘病毒环引物 | 第43-44页 |
| 3.10 动物实验 | 第44-45页 |
| 4 小结与讨论 | 第45-49页 |
| 4.1 鼠痘病毒LAMP实验 | 第45-46页 |
| 4.2 LAMP快速法以及环引物 | 第46页 |
| 4.3 LAMP的结果检测方法的讨论 | 第46-47页 |
| 4.4 LAMP优缺点讨论 | 第47-49页 |
| 参考文献 | 第49-54页 |
| 致谢 | 第54-55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