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大气污染及其防治论文--粒状污染物论文

邯郸市碳质气溶胶及单颗粒的理化特征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2-18页
    1.1 研究背景第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5页
        1.2.1 碳质气溶胶的研究历史及现状第12-14页
        1.2.2 大气单颗粒分析方法应用现状第14-15页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5-17页
        1.3.1 研究内容第15-16页
        1.3.2 研究方法第16-17页
        1.3.3 技术路线第17页
    1.4 本研究的创新点和科学意义第17-18页
第2章 观测实验与研究方法第18-23页
    2.1 观测站点第18-19页
    2.2 大气样品采集及分析方法第19-21页
        2.2.1 全样样品的采集及分析第19-20页
        2.2.2 单颗粒样品的采集及分析第20-21页
    2.3 质量控制及质量保证第21-23页
第3章 邯郸市大气气溶胶组分的分布特征第23-31页
    3.1 大气PM_(2.5)、PM_(10)、TSP的浓度及其季节变化特征第23-24页
    3.2 OCEC的质量浓度水平及其与季节变化特征第24-28页
    3.3 与其他城市比较第28-29页
    3.4 本章小结第29-31页
第4章 碳质气溶胶的来源解析及SOC估算第31-39页
    4.1 不同粒径段中OC、EC的相关性及其来源解析第31-33页
        4.1.1 不同粒径阶段中OC、EC相关性第31-32页
        4.1.2 OC/EC的比值第32-33页
    4.2 不同粒径阶段中SOC的估算第33-35页
    4.3 后向轨迹聚类分析第35-37页
        4.3.1 后向轨迹聚类分析第35-36页
        4.3.2 聚类分析结果第36-37页
    4.4 本章小结第37-39页
第5章 邯郸地区典型灰霾过程中气溶胶的单颗粒理化特征第39-49页
    5.1 典型灰霾过程中气象要素及污染物浓度变化第41页
    5.2 亚微米颗粒物微观形貌分类及来源浅析第41-45页
        5.2.1 烟尘集合体第41-42页
        5.2.2 飞灰第42页
        5.2.3 硫酸铵盐类颗粒物第42-44页
        5.2.4 矿物颗粒第44页
        5.2.5 金属颗粒第44页
        5.2.6 有机颗粒物第44-45页
    5.3 霾天与非霾天亚微米单颗粒微观形貌第45-46页
    5.4 不同天气条件下亚微米颗粒物粒径分布特征第46-48页
    5.5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6章 结论及展望第49-52页
    6.1 主要结论第49-51页
    6.2 工作展望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7页
致谢第57-58页
作者简介第58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第58页
主持或参加的项目第58-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Me/GO/Ti阴极的制备及电催化还原硝酸盐氮的研究
下一篇:马克思主义资本批判视域下山西生态文明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