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Me/GO/Ti阴极的制备及电催化还原硝酸盐氮的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1 绪论第12-22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2-13页
    1.2 硝酸盐废水处理现状第13-16页
        1.2.1 生物降解法第13页
        1.2.2 物理化学降解法第13-16页
    1.3 电催化还原技术第16-19页
        1.3.1 电化学反应机理第17页
        1.3.2 电极的研究进展第17-19页
        1.3.3 阴电极存在的不足第19页
    1.4 氧化石墨烯第19-20页
        1.4.1 氧化石墨烯的研究进展第19页
        1.4.2 氧化石墨烯在电极中的应用第19-20页
    1.5 选题目的意义及内容第20-22页
        1.5.1 选题目的及意义第20页
        1.5.2 研究内容第20-22页
2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22-26页
    2.1 实验主要试剂及设备第22-23页
    2.2 试验装置第23页
    2.3 实验方法第23-24页
        2.3.1 氧化石墨烯的制备第23-24页
        2.3.2 极板的预处理第24页
        2.3.3 电解实验第24页
    2.4 实验各指标检测方法第24-25页
    2.5 实验数据评价方法第25-26页
3 Cu/GO/Ti电极的制备及其对硝酸盐的降解第26-41页
    3.1 概述第26页
    3.2 电极的制备第26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26-40页
        3.3.1 电极扫描电镜分析第26-28页
        3.3.2 电极拉曼分析第28-29页
        3.3.3 电极XRD分析第29页
        3.3.4 电极XPS分析第29-30页
        3.3.5 不同电极对硝酸盐氮去除效果影响第30-31页
        3.3.6 电流密度对硝酸盐氮去除的影响第31-33页
        3.3.7 极板间距对硝酸盐氮去除的影响第33-34页
        3.3.8 初始硝酸盐的影响第34-35页
        3.3.9 氯离子浓度对硝酸盐氮去除的影响第35-37页
        3.3.10 pH对硝酸盐氮去除的影响第37-38页
        3.3.11 不同浓度的氨氮对硝酸盐氮去除的影响第38页
        3.3.12 电化学降解硝酸盐动态实验及电极表面的金属溶出性的测定第38-40页
    3.4 本章小结第40-41页
4 Ag/GO/Ti电极的制备及其对硝酸盐的降解第41-54页
    4.1 概述第41页
    4.2 电极的制备第41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41-53页
        4.3.1 电极扫描电镜分析第41-42页
        4.3.2 电极拉曼分析第42-43页
        4.3.3 电极XRD分析第43-44页
        4.3.4 电极XPS分析第44-45页
        4.3.5 氧化石墨烯含量对硝酸盐氮去除的影响第45-46页
        4.3.6 电流密度对硝酸盐氮去除的影响第46-47页
        4.3.7 极板间距对硝酸盐氮去除的影响第47-49页
        4.3.8 初始硝酸盐的影响第49-50页
        4.3.9 氯离子浓度对硝酸盐氮去除的影响第50-51页
        4.3.10 pH对硝酸盐氮去除的影响第51-52页
        4.3.11 不同浓度的氨氮浓度对硝酸盐氮去除的影响第52-53页
    4.4 本章小结第53-54页
5 Sn/Pd-GO/Ti电极的制备及其对硝酸盐的降解第54-65页
    5.1 概述第54页
    5.2 电极的制备第54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54-64页
        5.3.1 电极扫描电镜分析第54-56页
        5.3.2 电极拉曼分析第56页
        5.3.3 电极XRD分析第56-57页
        5.3.4 电极XPS分析第57-58页
        5.3.5 电流密度对硝酸盐氮去除的影响第58-59页
        5.3.6 极板间距对硝酸盐氮去除的影响第59-60页
        5.3.7 初始硝酸盐的影响第60-61页
        5.3.8 氯离子浓度对硝酸盐氮去除的影响第61-63页
        5.3.9 pH对硝酸盐氮去除的影响第63页
        5.3.10 氨氮浓度对硝酸盐氮去除的影响第63-64页
    5.4 本章小结第64-65页
6 结论、展望与创新点第65-67页
    6.1 结论第65页
    6.2 展望第65-66页
    6.3 创新点第66-67页
致谢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6页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第76-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TiO2光催化降解硝基咪唑类抗生素的理论研究
下一篇:邯郸市碳质气溶胶及单颗粒的理化特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