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冀区域文化背景下的民歌小调演唱特征探究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目录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0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9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3 研究现状 | 第10页 |
第二章 津冀区域文化背景下民歌小调的形成 | 第10-12页 |
2.1 地理环境 | 第10-11页 |
2.2 民俗文化 | 第11-12页 |
2.3 民歌形成 | 第12页 |
第三章 津冀区域民歌小调特征的分析 | 第12-20页 |
3.1 天津民歌小调的特征 | 第12-13页 |
3.2 河北民歌小调的特征 | 第13-15页 |
3.3 津冀区域民歌小调的交融性与复杂性特征 | 第15-20页 |
3.3.1 津冀区域方言岛 | 第15页 |
3.3.2 津冀区域同宗民歌 | 第15-19页 |
3.3.3 津冀区域的姊妹文化 | 第19-20页 |
第四章 津冀区域民歌小调演唱风格的剖析 | 第20-23页 |
4.1 衬腔衬词的音乐美 | 第20-21页 |
4.2 歌词意境的韵律美 | 第21-23页 |
4.3 情感表现的形态美 | 第23页 |
第五章 津冀区域民歌小调的现状与思考 | 第23-27页 |
5.1 津冀区域民歌小调流失的成因 | 第23-24页 |
5.2 津冀区域民歌小调的发展现状 | 第24-25页 |
5.3 津冀区域民歌小调现状的思考 | 第25-27页 |
结语 | 第27-28页 |
参考文献 | 第28-29页 |
致谢 | 第2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