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动物医学(兽医学)论文--兽医基础科学论文--家畜微生物学(兽医病原微生物学)论文--家畜病毒学论文

犬瘟热病毒的分离鉴定及分离株LNDL(17)M4的致病性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文献综述第11-21页
    第一章 犬瘟热病毒的研究进展第11-21页
        1.1 犬瘟热历史第12-14页
        1.2 麻疹病毒属病毒基因组第14-15页
            1.2.1 核衣壳蛋白N第14页
            1.2.2 磷蛋白P第14页
            1.2.3 基质膜蛋白M第14-15页
            1.2.4 大蛋白L第15页
            1.2.5 融合蛋白F第15页
            1.2.6 血凝素蛋白H第15页
        1.3 犬瘟热病毒的流行病学和致病机理第15-17页
        1.4 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第17页
        1.5 检测与诊断第17-21页
            1.5.1 临床诊断方法第17-18页
            1.5.2 实验室诊断方法第18-21页
试验研究第21-40页
    第二章 犬瘟热病毒的分离鉴定第21-33页
        2.1 材料第21-22页
            2.1.1 细胞和病料第21页
            2.1.2 主要试剂和仪器第21-22页
            2.1.3 引物设计与合成第22页
        2.2 方法第22-27页
            2.2.1 病料处理第22页
            2.2.2 细胞复苏与培养第22-23页
            2.2.3 病毒的分离培养第23页
            2.2.4 病毒的鉴定第23-27页
        2.3 结果第27-31页
            2.3.1 CDV试纸条快速检测结果第27页
            2.3.2 CDV病毒分离结果第27-28页
            2.3.3 间接免疫荧光实验结果第28-29页
            2.3.4 病毒的RT-PCR鉴定结果第29页
            2.3.5 重组质粒菌液PCR鉴定和克隆测序分析结果第29-30页
            2.3.6 病毒TCID50的测定第30-31页
        2.4 讨论第31-32页
        2.5 小结第32-33页
    第三章 犬瘟热病毒LNDL(17)M4分离株致病性研究第33-40页
        3.1 材料第33-34页
            3.1.1 实验动物和毒株第33页
            3.1.2 主要试剂和仪器第33-34页
        3.2 方法第34-36页
            3.2.1 病毒滴度(TCID50)的测定第34页
            3.2.2 CDV阴性动物筛选第34页
            3.2.3 动物分组与攻毒第34页
            3.2.4 动物致病性研究和样品采集第34-35页
            3.2.4 病毒RNA的提取和cDNA的合成第35-36页
            3.2.5 荧光定量PCR(Real-timeqPCR)测定病毒载量第36页
        3.3 结果第36-39页
            3.3.1 病毒滴度(TCID50)测定结果第36-37页
            3.3.2 动物临床特征第37-38页
            3.3.3 动物体温变化特点和外周血淋巴细胞数变化第38页
            3.3.4 CDV在各组织中的分布第38-39页
        3.4 讨论第39页
        3.5 小结第39-40页
全文结论第40-41页
参考文献第41-47页
英文缩略表第47-48页
致谢第48-49页
作者简介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蝎蛉科与蚊蝎蛉科幼虫中肠和马氏管超微结构比较(长翅目)
下一篇:舟形藻的运动行为和觅食机制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