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昆虫学论文--昆虫形态学论文

蝎蛉科与蚊蝎蛉科幼虫中肠和马氏管超微结构比较(长翅目)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引言第11-12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2-18页
    1.1 昆虫的中肠第12-14页
        1.1.1 中肠形态多样性第12-13页
        1.1.2 中肠结构与功能第13-14页
    1.2 昆虫的马氏管第14-16页
        1.2.1 马氏管形态多样性第14-15页
        1.2.2 马氏管结构与功能第15-16页
    1.3 长翅目昆虫中肠和马氏管的研究进展第16-17页
    1.4 蝎蛉科和蚊蝎蛉科幼虫形态和习性多样性第17页
    1.5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17-18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18-20页
    2.1 昆虫采集及饲养第18页
    2.2 样品制备及观察第18-20页
        2.2.1 形态学观察第18页
        2.2.2 扫描电镜样品制备及观察第18-19页
        2.2.3 透射电镜样品制备第19页
        2.2.4 组织学观察第19-20页
第三章 结果第20-45页
    3.1 幼虫消化道和马氏管形态第20-22页
    3.2 中肠超微结构第22-36页
        3.2.1 河南新蝎蛉NeopanorpalongiprocessaHua&Chou,第23-24页
            3.2.1.1 再生细胞第24页
            3.2.1.2 消化细胞第24页
        3.2.2 拟华山单角蝎蛉Cerapanorpadubia(Chou&Wang,1981)第24-27页
            3.2.2.1 再生细胞第27页
            3.2.2.2 消化细胞第27页
        3.2.3 扁蚊蝎蛉BittacusplanusCheng,第27-36页
            3.2.3.1 再生细胞第28-33页
            3.2.3.2 消化细胞第33-36页
    3.3 幼虫马氏管超微结构第36-45页
        3.3.1 南五台单角蝎蛉Cerapanorpananwutaina(Chou,1981)第36-41页
            3.3.1.1 星状细胞第37-38页
            3.3.1.2 主细胞第38-41页
        3.3.2 缠绕蚊蝎蛉Terrobittacusimplicatus(Huang&Hua,2006)第41-45页
            3.3.2.1 星状细胞第41页
            3.3.2.2 主细胞第41-45页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第45-50页
    4.1 蝎蛉科与蚊蝎蛉科幼虫中肠结构特征第45-46页
        4.1.1 中肠结构特征第45-46页
        4.1.2 中肠结构与食性的关系第46页
    4.2 蝎蛉科和蚊蝎蛉科幼虫马氏管结构特征第46-47页
    4.3 蚊蝎蛉科幼虫喷涂习性与其结构适应性第47-48页
        4.3.1 中肠肌肉第47-48页
        4.3.2 球晶体第48页
    4.4 主要创新点第48-49页
    4.5 结论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8页
致谢第58-59页
作者简介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猪圆环病毒2型ORF5蛋白诱导猪肺泡巨噬细胞内质网应激和未折叠蛋白反应的作用研究
下一篇:犬瘟热病毒的分离鉴定及分离株LNDL(17)M4的致病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