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6页 |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9页 |
·文献综述 | 第9-16页 |
·传统微观经济学对企业理论的解释 | 第9-10页 |
·科斯企业理论对企业性质的解释 | 第10-12页 |
·现代企业理论 | 第12页 |
·委托代理理论(Agent theory) | 第12-16页 |
第二章 公司治理结构(corporate governance) | 第16-20页 |
·公司治理结构的涵义 | 第16-17页 |
·公司治理结构的构成 | 第17-18页 |
·公司治理结构的模式 | 第18-20页 |
·单层董事会 | 第18页 |
·双层董事会 | 第18-19页 |
·另设监事会的单层董事会结构 | 第19-20页 |
第三章 各国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基本特点 | 第20-29页 |
·国外企业的公司治理模式 | 第20-24页 |
·英美企业的公司治理模式 | 第20-21页 |
·日本企业的公司治理模式 | 第21-22页 |
·德国企业的公司治理模式 | 第22-23页 |
·新加坡企业的公司治理模式 | 第23-24页 |
·不同治理模式的对比评析 | 第24-26页 |
·外部控制模式 | 第24页 |
·内部控制模式 | 第24-26页 |
·国外治理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 第26-27页 |
·完善相关的法律体系 | 第26页 |
·保证董事会的独立性 | 第26-27页 |
·建立良好的市场环境 | 第27页 |
·明确政府的管理职能 | 第27页 |
·我国公司治理的现状分析 | 第27-29页 |
第四章 上海国有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实证研究 | 第29-61页 |
·上海市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现状 | 第29-30页 |
·董事会人员的基本情况 | 第30-31页 |
·监事会人员的基本情况 | 第31-32页 |
·独立董事与公司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 | 第32-47页 |
·国内外有关独立董事的实证研究综述 | 第32-33页 |
·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介绍 | 第33-34页 |
·实证研究的具体内容 | 第34-47页 |
·监事会与公司绩效的实证研究 | 第47-60页 |
·国内外有关监事会的实证研究综述 | 第47-48页 |
·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介绍 | 第48页 |
·实证研究的具体内容 | 第48-60页 |
·实证结果研究分析 | 第60-61页 |
第五章 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的原因分析 | 第61-64页 |
·内部人控制的问题 | 第61-62页 |
·所有者缺位的问题 | 第62-63页 |
·董事会设置不规范 | 第63-64页 |
第六章 完善我国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思考 | 第64-68页 |
·发挥董事会核心作用提高董事会独立性 | 第64-65页 |
·明确监事会地位强化监事会的监督功能 | 第65-66页 |
·健全与法人治理结构相适应的市场机制 | 第66-68页 |
结论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