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8页 |
1.1 课题背景和来源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道砟清筛机的发展概况及趋势 | 第12-14页 |
1.2.1 国外道砟清筛机发展概况 | 第12-13页 |
1.2.2 国内道砟清筛机发展概况 | 第13页 |
1.2.3 道砟清筛机发展趋势 | 第13-14页 |
1.3 QS-650型道砟清筛机简介 | 第14-16页 |
1.3.1 总体构成 | 第14-15页 |
1.3.2 挖掘装置简介 | 第15-16页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 第16-18页 |
第2章 挖掘链运行阻力计算 | 第18-24页 |
2.1 挖掘链结构介绍 | 第18-19页 |
2.2 道砟挖掘阻力 | 第19-22页 |
2.3 各段挖掘链运行阻力统计计算 | 第22-2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3章 挖掘链传动系统动力学建模及MATLAB仿真 | 第24-38页 |
3.1 链传动系统离散化有限元模型 | 第24-27页 |
3.1.1 基本假设 | 第24页 |
3.1.2 链传动系统离散化动力学模型的选择 | 第24-26页 |
3.1.3 链传动系统离散化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26-27页 |
3.2 链传动系统动力学方程 | 第27-28页 |
3.3 施加预紧力链传动系统动力学方程 | 第28-29页 |
3.4 链传动系统仿真参数的确定 | 第29-32页 |
3.4.1 挖掘链刚度系数的确定 | 第29-31页 |
3.4.2 单元刚度系数的判定 | 第31页 |
3.4.3 链条离散化后集中质量参数的确定 | 第31页 |
3.4.4 离散化后单元阻力参数的确定 | 第31-32页 |
3.5 MATLAB/SIMULINK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32-33页 |
3.6 卡链工况仿真分析 | 第33-37页 |
3.6.1 边界条件设置 | 第33-34页 |
3.6.2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34-37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4章 基于ADAMS的挖掘链传动系统动力学仿真分析 | 第38-54页 |
4.1 虚拟样机技术 | 第38页 |
4.2 ADAMS动力学仿真过程简介 | 第38-39页 |
4.3 挖掘链传动系统几何模型的建立 | 第39-41页 |
4.4 宏命令的使用 | 第41页 |
4.5 定义约束 | 第41-42页 |
4.6 定义接触 | 第42-43页 |
4.7 施加运行阻力 | 第43-47页 |
4.7.1 施加运行阻力方法探讨 | 第43-44页 |
4.7.2 准确施加运行阻力 | 第44-47页 |
4.8 动力学仿真模型链条张紧的实现 | 第47页 |
4.9 仿真控制方式选择 | 第47-48页 |
4.10 正常作业工况仿真 | 第48-50页 |
4.10.1 正常作业工况链轮驱动设置 | 第48页 |
4.10.2 正常作业工况仿真控制及运行 | 第48-49页 |
4.10.3 正常作业工况仿真结果 | 第49-50页 |
4.11 受异常载荷卡链工况仿真 | 第50-53页 |
4.11.1 集中质量设置 | 第50-51页 |
4.11.2 边界条件设置 | 第51-52页 |
4.11.3 卡链工况仿真结果 | 第52-53页 |
4.12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5章 冲击载荷下挖掘链有限元分析计算 | 第54-66页 |
5.1 ANSYS WORKBENCH简介 | 第54页 |
5.2 链节的两种姿态 | 第54-55页 |
5.3 受力分析 | 第55-56页 |
5.4 材料属性 | 第56-57页 |
5.5 两种姿态有限元模型 | 第57页 |
5.6 边界条件及载荷施加 | 第57-58页 |
5.7 平直姿态仿真结果 | 第58-61页 |
5.8 转向姿态仿真结果 | 第61-64页 |
5.9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66-68页 |
总结 | 第66-67页 |
展望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