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论文--环境保护法论文

合作式治理视阈下环境污染问题研究--以河北省邢台市东汪镇为例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导论第11-17页
    1.1 研究背景第11页
    1.2 研究目的第11-12页
    1.3 研究意义第12页
        1.3.1 理论意义第12页
        1.3.2 实践意义第12页
    1.4 文献综述第12-16页
        1.4.1 关于合作式治理理论的概念第12-13页
        1.4.2 关于合作式治理理论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研究第13-15页
        1.4.3 国内外研究评述第15-16页
    1.5 研究方法第16页
    1.6 本文创新之处第16-17页
第二章 河北省邢台市东汪镇环境污染治理现状分析第17-26页
    2.1 环境污染概况第17-18页
    2.2 环境污染治理实践情况第18-19页
    2.3 问卷调查分析第19-22页
        2.3.1 问卷设计第19页
        2.3.2 调查过程第19页
        2.3.3 调查结果第19-22页
    2.4 访谈调查分析第22-23页
    2.5 河北省邢台市东汪镇环境污染治理经验与不足第23-25页
        2.5.1 治理经验第23-24页
        2.5.2 治理不足第24-25页
    2.6 国内相似区域情况总结第25-26页
第三章 河北省邢台市东汪镇环境污染治理问题与原因分析第26-31页
    3.1 河北省邢台市东汪镇环境污染治理问题分析第26-28页
        3.1.1 环境污染治理监督工作效率较低第26页
        3.1.2 企业没有积极履行自身治理责任第26-27页
        3.1.3 民众参与环境污染治理监督效果不佳第27页
        3.1.4 社会组织参与环境污染治理程度不深第27-28页
    3.2 河北省邢台市东汪镇环境污染治理问题的原因分析第28-31页
        3.2.1 相关部门治理监督职能不清第28页
        3.2.2 企业参与环境污染治理意识不强第28-29页
        3.2.3 民众在参与环境污染治理方面缺乏较好的积极性第29-30页
        3.2.4 缺乏完善的社会组织和政府合作式治理机制第30-31页
第四章 合作式治理视阈下环境污染问题治理的路径分析第31-42页
    4.1 合作式治理模型构建第31-34页
        4.1.1 合作框架第31-32页
        4.1.2 职能划分第32-33页
        4.1.3 合作式治理模型要素第33-34页
    4.2 政府应承担的职能及作用第34-35页
        4.2.1 政府的监督治理责任第34-35页
        4.2.2 政府的制度供给责任第35页
    4.3 企业应发挥的角色与定位第35-37页
        4.3.1 提升企业的环境保护意识第35-36页
        4.3.2 明确企业的环境污染治理职责第36-37页
    4.4 民众个体应起到的作用第37-38页
        4.4.1 构建民众个体参与监督渠道第37页
        4.4.2 加强对民众个体的宣传教育第37-38页
    4.5 社会组织应发挥功能第38-40页
        4.5.1 促进政府和社会组织的联动第38-39页
        4.5.2 加强相关社会组织的培育第39-40页
    4.6 合作式治理的协同机制构建第40-42页
        4.6.1 实现合作治理模型的功能整合第40页
        4.6.2 促成各方资源互补第40-42页
第五章 结论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7页
附录第47-48页
致谢第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跨境数据流动法律问题研究
下一篇:大数据技术背景下的个人信息法律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