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19页 |
一、选题的背景、目的和依据 | 第10-12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0页 |
(二)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三)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 | 第12-17页 |
(一)国外研究 | 第12-14页 |
(二)国内研究 | 第14-17页 |
三、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17-19页 |
(一)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页 |
(二)创新点 | 第17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第二章 新时代政治文明建设的理论来源与时代背景 | 第19-31页 |
一、新时代政治文明建设的理论渊源 | 第19-25页 |
(一)古代中外政治文明建设的思想基础 | 第19-20页 |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 | 第20-22页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 | 第22-25页 |
二、新时代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特征 | 第25-28页 |
(一)新时代的内涵 | 第25页 |
(二)政治文明的结构体系 | 第25-27页 |
(三)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内涵及其特征 | 第27-28页 |
(四)新时代政治文明建设的发展目标 | 第28页 |
三、新时代政治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 | 第28-31页 |
(一)新时代政治文明建设的世情 | 第28-29页 |
(二)新时代政治文明建设的国情 | 第29页 |
(三)新时代政治文明建设的党情 | 第29-31页 |
第三章 新时代政治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 | 第31-43页 |
一、政治意识文明层面,深化政治文明建设新理念 | 第31-33页 |
(一)党的建设层面的政治意识不断发展 | 第31-32页 |
(二)国家战略层面的政治意识不断提升 | 第32页 |
(三)社会治理层面的政治意识不断提高 | 第32-33页 |
二、政治制度文明层面,部署政治文明建设新战略 | 第33-39页 |
(一)深化全面从严治党为依托的政治体制改革 | 第33-35页 |
(二)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为主导的政治体制改革 | 第35-37页 |
(三)倡导人民当家作主为核心的政治体制改革 | 第37-39页 |
三、政治行为文明层面,开创政治文明建设新局面 | 第39-43页 |
(一)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不断巩固加强 | 第39-40页 |
(二)法治政府建设取得重大发展,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不断推进 | 第40-41页 |
(三)社会主义民主开创全新局面,民主政治参与水平不断提高 | 第41-43页 |
第四章 新时代政治文明建设的发展困境 | 第43-50页 |
一、新时代政治文明建设所面临的新问题 | 第43-47页 |
(一)政治意识领域出现消极心态 | 第43-44页 |
(二)政治体制机制出现运行偏差 | 第44-46页 |
(三)政治主体行为出现无为现象 | 第46-47页 |
二、新时代政治文明建设所面临问题的原因 | 第47-50页 |
(一)政治意识领域消极表现的原因 | 第47-48页 |
(二)政治体制机制运行偏差的原因 | 第48-49页 |
(三)政治主体行为无为现象的原因 | 第49-50页 |
第五章 新时代政治文明建设的完善路径 | 第50-61页 |
一、以政治文化教育为先导,切实加强政治意识文明 | 第50-54页 |
(一)加强党性意识教育,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 | 第50-51页 |
(二)培养公民政治意识,坚定中国梦理想信念 | 第51-52页 |
(三)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 第52-54页 |
二、以政治体制改革为动力,深入推进政治制度文明 | 第54-57页 |
(一)完善行政监督以及问责机制 | 第54-55页 |
(二)创新构建科学有效考核机制 | 第55-56页 |
(三)深化基层民主政治体制改革 | 第56-57页 |
三、以解决突出问题为突破,不断强化政治行为文明 | 第57-61页 |
(一)提高党的政治能力建设 | 第57-58页 |
(二)深入推进党政机构改革 | 第58-59页 |
(三)推动民主政治参与进程 | 第59-61页 |
结语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5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