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7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一)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二、概念界定 | 第10-11页 |
(一) 教育硕士 | 第10-11页 |
(二) 教育质量保障 | 第11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11-16页 |
(一) 国外相关研究 | 第11-13页 |
(二) 国内相关研究 | 第13-15页 |
(三) 研究评述 | 第15-16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一) 文献研究法 | 第16页 |
(二) 历史研究法 | 第16页 |
(三) 个案研究法 | 第16-17页 |
第二章 教育硕士教育质量保障的理论分析 | 第17-19页 |
一、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分析 | 第17页 |
二、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理论分析 | 第17-18页 |
三、适用性分析 | 第18-19页 |
第三章 英国教育硕士教育形成的背景及教育质量保障的发展历程 | 第19-23页 |
一、英国教育硕士教育形成的背景 | 第19-20页 |
(一) 新右派的主导 | 第19页 |
(二) 政府的干预 | 第19-20页 |
(三) 传统教育模式弊端的出现 | 第20页 |
二、英国教育硕士教育质量保障的发展 | 第20-23页 |
(一) 高校自治与校外监督保障共同发展阶段 | 第20-21页 |
(二) 教育质量内外部保障相互协调阶段 | 第21-23页 |
第四章 杜伦大学教育硕士教育质量外部保障 | 第23-31页 |
一、教育硕士教育质量外部保障机构 | 第23-28页 |
(一)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署 | 第23-24页 |
(二) 研究考核评估小组 | 第24-26页 |
(三) 英国研究生教育协会 | 第26页 |
(四) 学位授予委员会(CNAA) | 第26-27页 |
(五) 社会团体 | 第27-28页 |
二、教育硕士教育质量外部保障方法 | 第28-29页 |
(一) 高等教育评审机制 | 第28页 |
(二) 研究生经验调查 | 第28-29页 |
三、小结 | 第29-31页 |
第五章 杜伦大学教育硕士教育质量内部保障 | 第31-41页 |
一、教育硕士教育质量内部保障机构 | 第31-32页 |
(一) 高校参议会 | 第31-32页 |
(二) 研究生教育组织部 | 第32页 |
(三) 师生询问理事会 | 第32页 |
二、教育硕士教育质量内部保障内容 | 第32-38页 |
(一) 教育硕士培养条件 | 第32-34页 |
(二) 教育硕士培养过程 | 第34-37页 |
(三) 教育硕士培养成效 | 第37-38页 |
三、教育硕士教育质量内部保障方法 | 第38-39页 |
(一) 专业审查机制 | 第39页 |
(二) 年度审批机制 | 第39页 |
(三) 校外督查员机制 | 第39页 |
四、小结 | 第39-41页 |
第六章 杜伦大学教育硕士教育质量保障的特征以及对我国的启示 | 第41-48页 |
一、教育硕士教育质量保障特征 | 第41-44页 |
(一) 外部保障特征 | 第41-42页 |
(二) 内部保障特征 | 第42-44页 |
二、启示 | 第44-48页 |
(一) 对我国教育硕士教育质量外部保障的启示 | 第44-45页 |
(二) 对我国教育硕士教育质量内部保障的启示 | 第45-48页 |
结语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