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自动化元件、部件论文--发送器(变换器)、传感器论文

基于非对称双Mach-Zehnder结构的分布式光纤扰动传感技术研究

中文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0-26页
    1.1 引言第10页
    1.2 分布式光纤扰动传感技术概述第10-20页
        1.2.1 基于光纤干涉的分布式光纤扰动传感技术第11-16页
        1.2.2 基于光纤后向散射光的分布式光纤扰动传感技术第16-19页
        1.2.3 多种光纤扰动传感技术对比第19-20页
    1.3 双马赫-曾德型光纤扰动传感技术研究现状第20-22页
    1.4 论文的研究意义与主要工作第22-26页
第2章 基于非对称双Mach-Zehnder结构的光纤扰动传感技术理论研究第26-48页
    2.1 双Mach-Zehnder型光纤扰动传感器后向散射分析及抑制方法第26-31页
        2.1.1 单模光纤后向散射简介第26-27页
        2.1.2 后向散射噪声对系统信噪比的影响分析第27-30页
        2.1.3 基于光纤滤波器的后向散射抑制结构第30-31页
    2.2 基于非对称双Mach-Zehnder结构的光纤扰动传感原理第31-37页
        2.2.1 扰动检测原理第31-34页
        2.2.2 系统光路介绍第34-35页
        2.2.3 扰动位置解调原理第35-37页
    2.3 基于非对称双Mach-Zehnder结构的光纤扰动传感器性能影响因素分析第37-47页
        2.3.1 传感器扰动检测性能影响因素第37-43页
        2.3.2 传感器定位性能影响因素第43-47页
    2.4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3章 基于非对称双Mach-Zehnder结构的光纤扰动传感系统仪器化研究第48-64页
    3.1 总体设计第48-50页
        3.1.1 传感器仪器化设计要求第48页
        3.1.2 结构设计要求第48-49页
        3.1.3 软件设计要求第49-50页
    3.2 系统结构设计第50-56页
        3.2.1 光源模块第50-51页
        3.2.2 偏振控制模块第51-52页
        3.2.3 探测模块第52-53页
        3.2.4 无源光器件第53-55页
        3.2.5 电源模块第55页
        3.2.6 数据采集模块第55-56页
    3.3 软件功能实现第56-63页
        3.3.1 软件总体设计第56-57页
        3.3.2 软件基础功能模块第57-58页
        3.3.3 软件信号处理功能实现第58-61页
        3.3.4 软件开发环境及用户界面简介第61-63页
    3.4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第4章 基于非对称双Mach-Zehnder结构的光纤扰动传感器可见度补偿技术研究第64-76页
    4.1 干涉信号增益补偿方法第64-67页
        4.1.1 增益补偿原理及算法第64-66页
        4.1.2 干涉信号增益补偿效果实验验证第66-67页
    4.2 光纤偏振补偿技术研究第67-75页
        4.2.1 偏振补偿原理及方法第68-69页
        4.2.2 偏振补偿算法研究第69-74页
        4.2.3 偏振补偿实验第74-75页
    4.3 本章小结第75-76页
第5章 基于非对称双Mach-Zehnder结构的光纤扰动传感器信号处理技术研究第76-94页
    5.1 基于非对称双Mach-Zehnder结构的光纤扰动传感器定位技术第76-86页
        5.1.1 基于连续小波变换的高精度定位方法第77-83页
        5.1.2 基于近似导数的快速定位方法第83-86页
    5.2 基于非对称双Mach-Zehnder结构的光纤扰动传感器行为识别技术第86-93页
        5.2.1 基于经验模态分解的扰动特征提取算法第87-90页
        5.2.2 基于RBF神经网络的模式识别方法第90-92页
        5.2.3 扰动识别技术试验验证第92-93页
    5.3 本章小结第93-94页
第6章 基于非对称双Mach-Zehnder结构的光纤扰动传感系统应用研究第94-104页
    6.1 基于非对称双Mach-Zehnder结构的光纤扰动传感系统性能测试第94-98页
        6.1.1 系统主要功能模块运行时间测试第94-95页
        6.1.2 系统可见度稳定性测试第95-96页
        6.1.3 系统最大传感距离测试第96-98页
    6.2 基于非对称双Mach-Zehnder结构的光纤扰动传感系统实际应用研究..第98-102页
        6.2.1 铁路周界安防预警实验第98-101页
        6.2.2 地埋管道扰动预警实验第101-102页
    6.3 系统性能指标第102-103页
    6.4 本章小结第103-104页
第7章 总结与展望第104-108页
    7.1 总结第104-106页
    7.2 展望第106-108页
参考文献第108-118页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第118-120页
致谢第120-121页

论文共12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二维材料及其异质结构的输运特性与气体传感应用研究
下一篇:面向云计算数据中心的协同式防御DoS攻击关键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