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安全管理模式研究
中文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1 绪论 | 第16-28页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16-21页 |
1.1.1 背景 | 第16-18页 |
1.1.2 意义 | 第18-21页 |
1.2 研究现状述评 | 第21-25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 第21-23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 第23-25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25-26页 |
1.3.1 文献分析方法 | 第25-26页 |
1.3.2 历史分析方法 | 第26页 |
1.3.3 定量分析方法 | 第26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26-28页 |
2 军队安全管理基本理论分析 | 第28-53页 |
2.1 安全与安全管理 | 第28-35页 |
2.1.1 对安全与安全管理的界定 | 第28-29页 |
2.1.2 安全管理的基本原理 | 第29-34页 |
2.1.3 事故预防与控制的基本对策 | 第34-35页 |
2.2 风险与风险管理 | 第35-42页 |
2.2.1 对风险与风险管理的界定 | 第35-38页 |
2.2.2 风险管理的基本原理 | 第38-41页 |
2.2.3 风险控制的基本对策 | 第41-42页 |
2.3 危机与危机管理 | 第42-46页 |
2.3.1 对危机与危机管理的界定 | 第42-45页 |
2.3.2 危机管理的基本原理 | 第45-46页 |
2.4 军队安全管理 | 第46-51页 |
2.4.1 对军队安全管理的界定 | 第46-48页 |
2.4.2 军队安全管理的基本原理 | 第48-51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3 军队安全管理环境战略分析 | 第53-63页 |
3.1 环境战略分析与SWOT分析方法简述 | 第53-54页 |
3.1.1 环境战略分析的概念 | 第53页 |
3.1.2 SWOT分析的含义 | 第53页 |
3.1.3 SWOT分析的步骤 | 第53-54页 |
3.2 军队安全管理的SWOT分析 | 第54-62页 |
3.2.1 军队安全管理的发展历程 | 第54-56页 |
3.2.2 军队安全管理的内部优势 | 第56页 |
3.2.3 军队安全管理的内部劣势 | 第56-58页 |
3.2.4 军队安全管理的外部机会 | 第58-59页 |
3.2.5 军队安全管理的外部威胁 | 第59-60页 |
3.2.6 军队安全管理的战略匹配 | 第60-62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4 安全防范模块分析 | 第63-86页 |
4.1 教育训练:持续提高安全素质 | 第63-69页 |
4.1.1 教育训练的作用 | 第63-64页 |
4.1.2 教育训练的内容 | 第64-65页 |
4.1.3 教育训练的方法 | 第65-68页 |
4.1.4 教育训练的程序 | 第68页 |
4.1.5 教育训练的要求 | 第68-69页 |
4.2 分析预测:准确排查安全隐患 | 第69-74页 |
4.2.1 分析预测的作用 | 第70页 |
4.2.2 分析预测的内容 | 第70-71页 |
4.2.3 分析预测的原则 | 第71-72页 |
4.2.4 分析预测的程序 | 第72-74页 |
4.2.5 分析预测的要求 | 第74页 |
4.3 风险评估:有效规避重大风险 | 第74-79页 |
4.3.1 风险评估的作用 | 第75页 |
4.3.2 风险评估的要素 | 第75-76页 |
4.3.3 风险评估的方法 | 第76页 |
4.3.4 风险评估的原则 | 第76-77页 |
4.3.5 风险评估的程序 | 第77-78页 |
4.3.6 风险评估的要求 | 第78-79页 |
4.4 检查监督:主动实施安全控制 | 第79-84页 |
4.4.1 检查监督的作用 | 第79-80页 |
4.4.2 检查监督的原则 | 第80-81页 |
4.4.3 检查监督的程序 | 第81-83页 |
4.4.4 检查监督的要求 | 第83-8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84-86页 |
5 安全处置模块分析 | 第86-98页 |
5.1 应急处置:努力降低事件损失 | 第86-92页 |
5.1.1 应急处置的作用 | 第86-87页 |
5.1.2 应急处置的对象 | 第87页 |
5.1.3 应急处置的原则 | 第87-89页 |
5.1.4 应急处置的程序 | 第89-91页 |
5.1.5 应急处置的要求 | 第91-92页 |
5.2 调查处理:准确认识事件规律 | 第92-97页 |
5.2.1 调查处理的作用 | 第92-93页 |
5.2.2 调查处理的原则 | 第93-94页 |
5.2.3 调查处理的程序 | 第94-96页 |
5.2.4 调查处理的要求 | 第96-97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97-98页 |
6 安全建设模块分析 | 第98-116页 |
6.1 制度建设:积极完善制度体系 | 第98-102页 |
6.1.1 安全制度建设的内容 | 第98-101页 |
6.1.2 安全制度建设的要求 | 第101-102页 |
6.2 设施建设:切实打牢物质基础 | 第102-106页 |
6.2.1 安全设施建设的内容 | 第103-105页 |
6.2.2 安全设施建设的要求 | 第105-106页 |
6.3 人才建设:有效提供智力支持 | 第106-110页 |
6.3.1 安全人才建设的内容 | 第106-108页 |
6.3.2 安全人才建设的要求 | 第108-110页 |
6.4 文化建设:不断巩固内在动力 | 第110-115页 |
6.4.1 安全文化建设的内容 | 第111-113页 |
6.4.2 安全文化建设的要求 | 第113-115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115-116页 |
7 安全考评模块分析 | 第116-128页 |
7.1 绩效评估:准确掌握绩效信息 | 第116-126页 |
7.1.1 评估程序 | 第116-117页 |
7.1.2 评估指标 | 第117-124页 |
7.1.3 评估方法 | 第124-126页 |
7.2 结果运用:科学实施绩效改进 | 第126-127页 |
7.2.1 激励反馈 | 第126-127页 |
7.2.2 绩效改进 | 第127页 |
7.3 本章小结 | 第127-128页 |
8 结论与展望 | 第128-131页 |
8.1 主要结论 | 第128页 |
8.2 论文创新点 | 第128-129页 |
8.3 研究展望 | 第129-131页 |
参考文献 | 第131-139页 |
攻博期间科研成果 | 第139-141页 |
后记 | 第1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