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大学生非正常死亡预防干预机制研究现状及问题提出 | 第8-25页 |
1.1 大学生非正常死亡预防干预机制研究现状 | 第8-22页 |
1.1.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9-20页 |
1.1.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20-22页 |
1.2 问题的提出以及意义 | 第22-25页 |
1.2.1 提出问题 | 第22-23页 |
1.2.2 选题意义 | 第23-25页 |
第二章 大学生非正常死亡的类型及相关预防干预机制 | 第25-36页 |
2.1 研究方法 | 第25-26页 |
2.1.1 被试 | 第25页 |
2.1.2 研究工具 | 第25页 |
2.1.3 数据统计与处理 | 第25-26页 |
2.2 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26-27页 |
2.3 大学生非正常死亡的预防与干预机制 | 第27-36页 |
2.3.1 大学生非正常死亡的预防机制 | 第28-30页 |
2.3.2 大学生非正常死亡的预警机制 | 第30-33页 |
2.3.3 大学生非正常死亡的干预机制 | 第33-36页 |
第三章 大学生非正常死亡预防与干预机制的实施方案 | 第36-49页 |
3.1 研究方法 | 第36-37页 |
3.1.1 被试 | 第36页 |
3.1.2 研究工具 | 第36-37页 |
3.1.3 统计方法 | 第37页 |
3.2 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37-39页 |
3.2.1 EPQ 测量结果 | 第37-38页 |
3.2.2 SSRS 测量结果 | 第38页 |
3.2.3 SDS 测量结果 | 第38-39页 |
3.3 个案访谈 | 第39-49页 |
3.3.1 个案基本情况 | 第39页 |
3.3.2 心理教师访谈摘要 | 第39-42页 |
3.3.3 辅导员访谈摘要 | 第42-44页 |
3.3.4 心理委员访谈摘要 | 第44-45页 |
3.3.5 宿舍对具有自杀倾向同学的情感支持 | 第45-46页 |
3.3.6 大学生非正常死亡预防与干预机制的实施方案 | 第46-49页 |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 第49-52页 |
4.1 讨论 | 第49页 |
4.2 结论 | 第49-50页 |
4.3 不足与展望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56-57页 |
附录 | 第57-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