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导论 | 第9-13页 |
一、 选题意义 | 第9页 |
二、 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三、 本文思路 | 第12-13页 |
第一章 里根政府的外交政策—里根主义 | 第13-25页 |
第一节 里根主义出台的背景 | 第13-17页 |
一、 里根上台时的美国 | 第13-14页 |
二、 美国新保守主义抬头 | 第14-15页 |
三、 里根上台时的冷战局势 | 第15-16页 |
四、 里根上台时的苏联 | 第16-17页 |
第二节 里根政府的外交思想—里根主义 | 第17-19页 |
一、 里根主义的形成 | 第17-18页 |
二、 里根主义基本内容 | 第18-19页 |
第三节 里根主义实施的手段 | 第19-25页 |
一、 低烈度战争 | 第20-21页 |
二、 隐蔽行动 | 第21-23页 |
三、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 | 第23-25页 |
第二章 伊朗门事件 | 第25-43页 |
第一节 伊朗门事件背景 | 第25-32页 |
一、 20 世纪 80 年代初微妙的美国-伊朗关系 | 第25-29页 |
二、 伊朗门事件前夕的中东国际关系 | 第29-31页 |
三、 尼加拉瓜问题——低烈度战争向隐蔽行动的转变 | 第31-32页 |
第二节 伊朗门事件过程简述 | 第32-43页 |
一、 伊朗与美国的秘密交易——一次冷战隐蔽行动 | 第32-39页 |
二、 尼加拉瓜丑闻 | 第39-43页 |
第三章 伊朗门事件反映出里根政府的外交特点 | 第43-60页 |
第一节 伊朗门事件评价 | 第43-52页 |
一、 里根政府目的探析 | 第43-46页 |
二、 里根政府手段评价 | 第46-52页 |
第二节 里根政府冷战手段的灵活性 | 第52-55页 |
一、 里根政府对主次矛盾的正确处理 | 第52-53页 |
二、 里根政府实用主义外交的新高度 | 第53-54页 |
三、 里根政府非军事手段的熟练应用 | 第54-55页 |
第三节 里根政府外交的不足 | 第55-60页 |
一、 里根外交的自负性 | 第55-56页 |
二、 认识充分性的不足 | 第56-57页 |
三、 霸权主义对美国的负面影响 | 第57-60页 |
结语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