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企业人员招聘问题与对策研究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10-17页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3-17页 |
第一章 理论综述 | 第17-33页 |
第一节 人力资源管理及招聘基础理论 | 第17-21页 |
一、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任务 | 第17-18页 |
二、招聘途径 | 第18-21页 |
第二节 胜任力模型理论 | 第21-25页 |
一、胜任力模型理论的概念 | 第21-25页 |
二、胜任力模型的作用 | 第25页 |
第三节 结构化面试理论 | 第25-28页 |
一、结构化面试的概念 | 第25-26页 |
二、结构化面试测评要素 | 第26页 |
三、结构化面试的技巧 | 第26-27页 |
四、结构化面试的意义 | 第27-28页 |
第四节 职业兴趣理论 | 第28-32页 |
一、职业兴趣理论的概念 | 第28-31页 |
二、职业兴趣理论的意义 | 第31-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二章 X 企业人员招聘问题现状分析 | 第33-48页 |
第一节 X 企业概况 | 第33-34页 |
一、企业基本情况 | 第33页 |
二、加工规模 | 第33页 |
三、生产种植 | 第33-34页 |
四、企业荣誉 | 第34页 |
第二节 X 企业人力资源概况 | 第34-37页 |
一、X 企业组织结构 | 第34-36页 |
二、X 企业人力资源结构 | 第36-37页 |
第三节 X 企业人员招聘现状 | 第37-44页 |
一、性别结构分析 | 第37-38页 |
二、学历结构分析 | 第38-40页 |
三、年龄结构分析 | 第40-41页 |
四、工龄结构分析 | 第41-42页 |
五、招聘流程分析 | 第42-43页 |
六、招聘广告内容分析 | 第43-44页 |
第四节 X 企业人员招聘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44-47页 |
一、缺乏人力资源规划 | 第44-45页 |
二、招聘流程不规范 | 第45页 |
三、招聘途径单一 | 第45-46页 |
四、人员构成不合理 | 第46-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三章 X 企业人员招聘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48-55页 |
第一节 内部因素分析 | 第48-52页 |
一、管理观念及模式陈旧 | 第48页 |
二、人力资源部门的职业化和专业性不强 | 第48-49页 |
三、招聘工作缺乏科学性和规范性 | 第49-51页 |
四、没有建立合理有效的人才储备库 | 第51页 |
五、没有有效的培训及激励措施 | 第51-52页 |
第二节 外部因素分析 | 第52-54页 |
一、经济因素 | 第52页 |
二、法律法规因素 | 第52-53页 |
三、劳动力市场因素 | 第53-54页 |
四、行业发展因素 | 第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四章 X 企业人员招聘问题的解决对策 | 第55-79页 |
第一节 制定招聘管理的目标、原则 | 第55-56页 |
一、招聘管理的目标 | 第55页 |
二、招聘管理的原则 | 第55-56页 |
第二节 制定人力资源规划 | 第56-59页 |
一、进行人力资源需求总体预测 | 第57页 |
二、进行 X 企业现有人力资源供给状况分析 | 第57页 |
三、制定招聘计划 | 第57-59页 |
第三节 制定有效的培训方案 | 第59-63页 |
一、总体目标 | 第59页 |
二、培训内容及方式 | 第59-60页 |
三、胜任力的培养 | 第60-63页 |
四、措施及要求 | 第63页 |
第四节 制定人才储备计划 | 第63-66页 |
一、人才储备的目的及意义 | 第63-64页 |
二、人才储备具体实施方案 | 第64-66页 |
第五节 招聘流程的设计 | 第66-76页 |
一、招聘流程 | 第66页 |
二、招聘工作内容及依据 | 第66-76页 |
第六节 重视招聘效果的评估 | 第76-78页 |
一、成本效益评估 | 第76-77页 |
二、录用人员评估 | 第77-78页 |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结论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3页 |